雲南篇•過橋米線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5-21 06:48:24  评论(/)

​​        到了昆明,在旅馆中吃的过桥米线,都不正宗,非常失望。


其实过桥米线这种食物的变化也不大,总是那么几片生肉和一些蔬菜及米线,倒进滚热的大碗清汤中来吃,比打边炉落后许多。


后来摸到外面的地道餐厅,有一种叫小锅米线的,才是精彩。


用一个像小柚子般大的陶钵,里面装着红烧牛肉,烧滚了钵,再把碗中的米线和蔬菜倒进去烫熟。汤汁非常之浓厚,米线才好吃,这种粗米线就是广东的濑粉,本身并无滋味,汤不浓的话就淡而无味了。


蔬菜之中,有种叫鱼腥草的,和四川人的猪屁股叶一样,有股很臭的味道,吃不惯的人尝过后即刻呕吐,喜欢起来百吃不厌,和榴槤、臭豆腐、芝士的道理一样。


浓汤里头加了鱼腥草,味更复杂错综,比起普通的过桥米线,更胜一筹。


过桥米线的传说,相信大家已听过无数遍,它的历史并不深,是在清朝年间才发明的:一个书生为求功名,跑到孤岛上去读书,他的老婆每天走过石桥为他送饭吃。怕食物冷掉,滚着汤,上面一层油护热,等老公吃时才把肉放进去,即熟,鲜嫩可口。丈夫后来考中状元,说:“ 今日成就,全靠过桥米线。”


但是现代人怕油,从猪油改为植物油,已失原味,还把油下得愈来愈少,汤一上桌已经冷掉,白灼猪肉,吃了不够熟的,肚子一定生虫,未考功名,病死都有份。


大多数餐厅做这道菜时,已不用鸡骨熬汤,放大量味精充数。本来,汤上那层油遮盖之后,还要把整个碗拿去烧,才够热,我在舀热汤进碗已算客气,有些地方的汤已冷掉,温温吞吞地,不止肉生虫,喝了味精水,渴都要把你渴死为止。


——《蔡澜食单 • 中国篇》​​​​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