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室温高于4.4℃的话,绝对不要把食物放到室温的台面上解冻。因为食物在冷冻之前是携带有细菌的,冷冻不能把细菌杀死,只能抑制他们的繁殖速度。如果在室温的台面上解冻,一旦食物的某个部分温度升到4.4℃以上,食物上的细菌就会迅速繁殖。烹饪虽然可以杀死细菌,但许多细菌产生的毒素在高温烹煮后也不会被破坏,仍然会留在食物上,吃了有毒素的食物之后就会对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即使食物的外观、气味或味道没有改变,也可能会使人生病,这是因为食源性疾病是由病原菌引起的,病原菌不像腐败菌那样会使食物变坏,但是会使人生病。
很多人不在意食物的储存和解冻方式,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食源性疾病的严重性,其实,食源性疾病比人们想象中要严重得多,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每年也估计有大约4800万例食源性疾病,这些疾病估计每年导致12.8万人住院和3000人死亡!
解冻食物的正确方式有三种:
1. 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解冻。
2. 放到冷水里解冻。每隔半小时换一次水。解冻后要马上烹饪。
3. 放到微波炉里解冻。解冻后要马上烹饪。
4.4℃到60℃之间是食物储存的“危险温度”,因为细菌可以在这个温度下快速繁殖。对于容易腐坏的食物(比如生肉、鱼类、海鲜、剩菜),如果在暖和的室温存放超过2小时(如果温度高于32.2℃的话,则是1小时),就应该丢弃。
作者介绍:朱剑笛(#火爸朱剑笛),知名科普作者。**号:循证健康知识。
资料来源:
1. CDC. Four Steps to Food Safety.
2. 台湾食药管理署. 食品中毒常见问与答.
3. FDA. Refrigerator Thermometers: Cold Facts about Food 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