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 25 日以加拿大肉品验出瘦肉精为由,并称加拿大拥有大量进口伪造证书,因此暂停所有加拿大肉类进口。尽管这则新闻表面似乎聚焦于食品安全,但在当前美、中、加微妙的三角关系下,中方的做法格外引发联想。
根据加拿大大使馆周二 (25 日) 声明,调查发现有高达 188 份伪造兽医卫生文书,成为中国禁止加拿大肉类进口的理由。
加拿大多元国际贸易部 (International Trade Diversification) 部长 Jim Carr 表示,正因为加拿大肉品优良,才使得一些人伪造文件,以追求自身利益。目前不知道是谁做这些事,因此正在积极调查。
对加拿大来说,这个时间点爆出“伪造证书”事件,时间点实在太不凑巧。
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中国市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大国,也是最大的猪肉进口国,美国及加拿大,就是中国猪肉进口的两大来源。而中国现在正因为非洲猪瘟,而造成猪肉生产大减,进口需求大增。
对中国来说,非洲猪瘟是一个接近无解的难题,它的死亡率高达 100%,没有疫苗可预防,没有可靠的治疗方法。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这轮疫情应该起源于 2017 年 3 月,疫情由中东欧传至俄罗斯,去年再由俄罗斯进入中国,并迅速扩散。这使中国扑杀上百万头生猪,带来猪肉价格上扬,进口需求大增。
中国猪肉进口最主要来源是欧美,尤其是美国及加拿大。美国过去在 2013-2014 年,一度是中国最大的猪肉进口来源,但由于美猪使用瘦肉精,加拿大养猪场基本上不使用,使得加拿大进口中国的猪肉数量,在 2017 年就超过美国。

此外,受到美中贸易战的影响,中国限制了美国猪肉进口,无疑对加拿大猪肉生产商来说,又是个利多消息。但是这个利多,因为验出莱克多巴胺 (瘦肉精) 而遭到打击。
莱克多巴胺的潜在问题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合成药物,在一些国家可做为饲料添加剂,但在欧盟、中国都属非法。瘦肉精的问题在于,在食用含有莱克多巴胺大量残留的肉类,特别是内脏,可能会引发中毒症状。
在欧美国家,因为人们基本上不吃肉脏,不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就容易因此爆发问题。2006 年,上海和广州分别有数百人因食用瘦肉精含量过高食品,被送医院救治的事件,而使 2011 年中国禁止含瘦肉精的肉类进口。
对于加拿大来说,虽然没有明文禁用瘦肉精,但他们原本就不使用,加上他们有意扩展中国市场,自然也无意添加。
加拿大政府与企业猪肉协会主管 Gary Stordy 表示,有很多理由相信,这些伪造证事件并非源自加拿大,加拿大只是被冒用,因为本国的业界没有人会想去破坏市场准入及销售。
食品供应链管理专家 John Keogh 表示,食品欺诈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控制和验证过程不够强大,任何文件都可以伪造,加拿大可通过更新系统,来改善这个问题。
外交恐为问题核心
不过加拿大官员担心,如果只是解决及调查证书伪照事件,问题相对易于处理,但如果中国只是“借题发挥”,那么就还需要改善外交困境,才能再往前走。
去年 12 月,应美方要求,加拿大当局逮捕了华为财务长孟晚舟,并展开后续引渡的法律程序。在孟被捕后的几天,中国以国安理由拘留了前外交官 Michael Kovrig 和商人 Michael Spavor,另将一位加拿大人判处死刑。
Carr 表示,加拿大总理 Justin Trudeau 在日本参加 G20 峰会,提供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非正式对话的机会。
Carr 认为,如果是外交问题,最佳的方式是通过对谈,当双方可以对谈时,就有机会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