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资讯月刊〉澳洲茶树萃出太巴塱传承希望

法律法规网 作者:小柯
来源 来源: cnyes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6-29 14:04:49  评论(/)

“你不觉得茶树长得很像圣诞树吗?”那么好.ㄚ让(Namoh Arang)牧师执起一把还沾着雨水的茶树枝叶,放进锅炉中,听着机器轰隆隆的运转声,脸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他期待,萃取出来的太巴塱 Pisalamaan 茶树精油,能成为串起部落产业、经济与文化的关键,翻转地方经济,让族人安心回家。

在 Omega Zone 的引荐,长期致力于解决部落产业困境的ㄚ让牧师(左)终于找到了能翻转部落经济的希望“澳洲茶树”。
在 Omega Zone 的引荐,长期致力于解决部落产业困境的ㄚ让牧师(左)终于找到了能翻转部落经济的希望“澳洲茶树”。

微微细雨,离开市区,循着乡间小路左弯右拐,一间以阿美族传统工法模仿传统祖屋建盖的竹制建筑物矗立田间,一旁水塘中的鹅鸭鱼,在水中嬉游,恍若来到一方世外桃源。在太巴塱社区营造协会的基地外,种植着一整片翠绿、枝叶细如披针的澳洲茶树,人还未走近,茶树特有的清香便随着微风萦绕在鼻间。 

结合教会社区 以产业改善土着问题

在马太鞍溪与花莲溪冲积而成的肥沃黑土上,坐落着全台最大的阿美族部落“太巴塱”,多雨湿润的天气除了让部落拥有沃饶的土地外,也蕴育着丰富的湿地生态,过往因此地生有许多白螃蟹(Tafalong),在阿美族族语中音似“太巴塱”,因而得名。 

早期,太巴塱部落以独有的红糯米闻名,但很多人都不晓得,从去年开始,在那么好.ㄚ让牧师想为部落创造经济产业的努力下,部落中多了 200 株枝叶茂盛的澳洲茶树,行经路过,空气中都会传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不自觉地驻足。 

出身于太巴塱部落的ㄚ让,自玉山神学院毕业后,陆续轮调至花莲寿山、屋拉力等部落中的长老教会担任神职,除了传教工作外,他也致力于部落的社区营造工作,“一般人会觉得教会跟社区是分开的,但我认为布道是心灵的工作,与社区问题密不可分。”不同于常人对于一般牧师的刻板印象,穿着一身正式牧师服在教会讲道,脸上挂着爽朗笑容、头发已有些灰白的ㄚ让,每到不同的部落服务,都会卷起袖子、穿上工作裤,真正地“走进”部落中,了解当地产业结构与社区问题,希望以社区营造的方式解决部落困境。 

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原住民族产业结构产生剧变,迫使少壮年纪的族人迁往都市找寻工作机会,导致部落社会结构转变,留在部落的多为老年与幼年人口,衍生隔代教养、老年照护等问题,在文化传承上也面临了危机。 

“现今部落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部落中没有能让年轻人留下来工作的经济产业,”深刻了解部落处境的ㄚ让感叹,过去他在其他教会服务时,就积极了解当地经济产业状况,试图为族人创造留在部落工作的产业与环境。在花莲寿山、屋拉力等部落服务期间,就成功在当地打造了寿丰木雕与鹤冈文旦的产业特色,累积丰富的产业经验。 

回原生部落 复育天神礼物红糯米

“你把别的部落弄得这么好,都没有在自己的部落努力!”太巴塱部落头目叨念的一句话,让ㄚ让明白:“是时候回到原生部落服务了。”2011 年起,他开始思考该如何改善部落产业,此时,族人从小曾吃过的红糯米,便成为他复兴部落产业的首选。 

相传红糯米是天神赐与阿美族祖先的礼物,全台只有太巴塱部落才有,过往族人仅会在婚丧喜庆或招待重要贵客时烹煮食用,因此有“奶奶的口袋种子”之称,产量并不多;且红糯米植株不高、易被风吹倒,照顾非常不易,因此逐渐消失于部落之中。在ㄚ让的一番努力下,成功号召族人复育,让世人重新认识口感 Q 软,并有特殊香气的红糯米。 

红糯米成功打响了太巴塱部落的名号,部落也因此成立产销班,积极复育生产。但红糯米一年仅一获,产量过少,不易加工的特性,更难以扩大成为支撑部落的经济产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ㄚ让自 2016 年担任长老教会阿美族中会总干事之后,除了持续推广底下所属的 63 间教会,以友善耕种方式生产金针、文旦、红藜等特色作物,成为部落重要经济产业之外,他也不断地思考太巴塱部落还有哪些作物适合产业化。 

“当时正好遇上工研院在花莲设立东部产业服务中心 Omega Zone,推动以工辅农的科技,我就带着阿美族中会底下的产业发展部成员,前去寻求协助,工研院将工业技术导入地方农业累积的丰富经验,一定可以帮得上我们。”ㄚ让说。 

ㄚ让还记得在 Omega Zone 看见澳洲茶树,当他轻轻搓揉针叶,鼻间嗅闻到清香的那一刻,便知道:“就是这个了。” 
 

原先红糯米产量不多,在ㄚ让的一番努力下,成功号召族人复育,让世人重新认识口感 Q 软,并具有特殊香气的红糯米。
原先红糯米产量不多,在ㄚ让的一番努力下,成功号召族人复育,让世人重新认识口感 Q 软,并具有特殊香气的红糯米。
当澳洲原住民的茶树遇上台湾原住民

澳洲茶树,这个乍听之下具有异国风情的树种,可能会让许多当地居民感到陌生,“其实它跟我们台湾原住民族还有些渊源呢!”ㄚ让笑着说。 

不同于可作为饮用的茶树,外形与圣诞树有几分相似的澳洲茶树,在 18 世纪英国人登陆澳洲时被发现,当地原住民习惯将这种散发出香味的植物叶片捣碎后敷在伤口上,用于消毒杀菌,治疗擦伤、割伤、蚊虫咬伤及其他感染病状的效果奇佳,且香味具有稳定心神的作用,英国人更发现此植物的枝叶具有茂密的油腺,因此萃取其油脂后制成精油携带使用。 

这个澳洲原住民种植的原生物种,在 200 多年后跨越海洋,来到台湾这座小岛,与同是南岛民族的阿美族缔结缘分,成为协助太巴塱部落发展产业的种苗。 

工研院中分院副执行长李士畦表示,7 年前团队与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所黄丽春教授开始合作,共同在南部院区发展的生物技术澳洲茶树苗,香味独特、成长速度快,品质更符合 ISO 与欧洲药典成分规定,不但精油产值高,萃取出油率更达千分之二十四,是市面上其他茶树物种萃取率的数倍以上,且一年内就可以产业化进行高品质精油量产。过去在南部产业化过程掌握的纯熟生态材料应用、田间管理及加工、萃取等技术整合能量,现在一并深根太巴塱部落了。 

生命力旺盛的澳洲茶树适合种植在湿热多雨的土地,太巴塱部落拥有被河水冲积的肥沃黑土,以及多雨的天气,恰好适合茶树生长。工研院在输出田间管理与萃取技术后,部落在 2017 年底种下工研院南部院区实验室协助生产的 200 株种苗,约莫 1 年的时间已长成如同成人一般高的茶树林,并于去年获得有机认证。 

澳洲茶树香味具有独特性、成长速度快,收成时所需人力少,经加工萃取后产值高,远胜市面 上其他茶树物种。
澳洲茶树香味具有独特性、成长速度快,收成时所需人力少,经加工萃取后产值高,远胜市面 上其他茶树物种。
扎根经济产业 传承文化特色

此外,工研院也根据部落的需求性质,教导其应用相对简易、适合一般微型及家庭农业使用的订制化萃取设备来萃取澳洲茶树的精油与纯露。“工研院拥有多种萃取技术,但我们会根据对象的规模、目标的不同,来进行订制化的组合,以最适合与经济的方式加工,这种模式对东部微型产业发展非常的重要,”李士畦说。 

为了让太巴塱茶树精油产业开始发酵,ㄚ让也开始规划后续通路扩点、品牌建立等事宜,“由于目前产量还不多,我们会先锁定饭店、观光工厂小量供货,并与地方公益团体合作推出产品,打出太巴塱茶树精油的品牌,让大家知道这些拥有有机认证的精油来自太巴塱的土地。” 

铭刻着“Pisalamaan”的柱状木头质感温润,这是族人以在地樟树、榉木手工制作的精油木盒。ㄚ让解释,“Pisalamaan”在阿美族语中意思为“休闲的地方”,茶树所产出的精油香氛产品,与休闲、放松的涵义有意象上的连结,也代表着太巴塱部落欢迎大家循着香气前来部落做客,体验在地文化。 

除了打造产业,ㄚ让多年来也致力于社区营造,太巴塱部落已在去年成功取得“国际安全社区”的认证,未来,他将朝串联在地特有的红糯米文化以及 Pisalamaan 茶树精油的方向前进,形塑太巴塱部落独特的文化与产业特色,扎根经济。 

“年轻人在部落有稳定的工作,才能留下来照顾老人与小孩,我们的文化才得以传承下去。”几乎将半生投身于部落传道及社区营造事业的ㄚ让,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从不觉得疲累,恳切的笑容在脸上飞扬,眼里闪耀着充满希望的光彩,期许借由精油产业翻转部落,让祖先传承千年的文化,继续在太巴塱的土地上生根、茁壮。

ㄚ让将茶树枝叶放进锅炉中,期待着水萃出来的茶树精油,未来能串联起部落的产业、经济与文化。
ㄚ让将茶树枝叶放进锅炉中,期待着水萃出来的茶树精油,未来能串联起部落的产业、经济与文化。
无毒苗木微体繁殖技术
无毒苗木微体繁殖技术

转载自《工业技术与资讯》月刊第 330 期 2019 年 06 月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