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正式施行。这座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正以精细化、科学化的方式培养居民垃圾源头分类的习惯,诠释“新时尚”的内涵。
记者在上海随机走访几个居民区发现,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基本有序。不少居民表示,虽然“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并分类,改变了固有的垃圾投放习惯,但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他们正在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宇泰景苑"小区内,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协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上海正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的“绣花工夫”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在“一小区一方案”的策略下,各街镇、各小区正让垃圾分类投放新规平稳落地。
目前,上海已形成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热潮,2400余万常住居民正从“新”“时”“尚”三大维度生动诠释和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尚”:创新社会治理手段鼓励全民崇尚环保。
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宇泰景苑”小区内,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协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狄梁说:“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推进,形成长效机制。”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出品人:姜微
监制:钱彤、季明
文字记者:郑钧天、杜康
参与采写:张梦洁、何欣荣
视频记者:李海伟、张梦洁、郑钧天
视频编辑:刘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