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将针对部分韩、台钢铁制品,运到越南加工再输美课征 456% 关税。对此,经济部长沈荣津今 (4) 日强调,不是台湾商品洗产地,而是各国对出口原产地认定标准不一,将请贸易局搜集各国规范。
美国调查,自从对韩国和台湾钢铁制品课征关税后,越南出口到美国的耐腐蚀钢和冷轧钢产品的出货量,比先前分别增加了 332% 和 916%,认为韩、台规避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有洗产地之嫌,因此将课征高达 456% 关税。
对此,沈荣津表示,是越南厂商进口台湾钢材进行加工,再销往美国,被认定反倾销,“这是不对的,要先调查”。目前还不清楚越南厂商进口台湾钢材制成什么产品,是提供内需市场还是转为外销,经济部还要再评估盘点。
根据贸易局统计,近年热轧钢品外销,越南是我国第 1 大出口市场, 2018 年热轧钢品占我相关产品出口总量 25.9%。年度出口量方面, 2015 至 2018 年我销越数量分别为 100 万公吨、 121.05 万公吨、 131 万公吨及 117.8 万公吨。冷轧钢品的部分,越南则是我国第 9 大出口市场, 2018 年冷轧钢品占我相关产品出口总量 2.4%。
沈荣津表示,各国对出口原产地认定标准不一,像台湾有规定需检附产证、原产地认定标准等,而欧美又有不同规范,因此,将请贸易局搜集各国洗产地规定,要尊重出口到哪个国家,就要符合当地规定。
至于厂商有无因应策略,沈荣津指出,要先了解各国规范,厂商就会遵循规定,“不然处在不确定情况,厂商也会怕,到时受罚也不好”。
贸易局则回应,热轧钢材是抗腐蚀钢品的重要材料,依据美国初判结果,越商若使用我国热轧钢材加工后转销美国,即有可能被课征反规避税,而对台湾冷、热轧钢品销往越南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多寡需与业界进一步商讨,才能调查并研议可能的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