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债成本增+政策趋严 中资建商苦日子将至?

中初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指出,7 月 1 日~17 日,已超过 20 家中资建商公布海外融资计划,金额高达 170 亿美元,约人民币 1170 亿元。虽然还没全数发行成功,但已经可以了解到建商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大。虽然中国政府在今年第一季略为放松的建商的融资管道,但因土地拍卖市场频现热潮,进入第二季尾声,政府政策再度开始紧缩。不过,受制于还债和补充资金两大需求,部份建商依旧不得不转往海外举债,即使成本超出预期。上半年,建商美元债的平均融资成本约在 6%,之后则快速上升。7 月份以来,美元融资平均利率已经高达 8%,最高甚至出现 15%。以土地拍市场来看,上半年建商取得资金后,已在中国 50 个城市买地超过人民币 2.2 兆元。不过,第二季,建商取得资金管道减少后,抢地现象减少,尤其对融资管道较少的中小型建商来说,压力很大。此外,根据中国统计局资料显示,1~6 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年增 7.2%,涨幅较 1~5 月缩小 0.4 个百分点。主要因为主管机关要求部分银行和信托机构,严防资金流入房地产产业。同时,发改委对建商外债进行限制,对资金面进一步加强监管。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局中原地产指出近期建商面临着资金多重管制与紧缩,在信托融资监管趋严的预期下,海外美元债其实也有所限制,特别是针对大额融资的监管力道加强。此外,近期发行的美元债成本明显走高,可以预期企业融资压力增加。中国同策研究院所监测的 40 家建商融资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恒大、招商蛇口、富力地产、金科股份等房地产企业,上半年融资总额均超过人民币 200 亿元,最高甚至逾人民币 400 亿元。此外,上半年 40 家建商总计完成融资金额直逼人民币 4200 亿元。今年 6 月,40 家建商完成融资合计人民币 611.6 亿元。紧接着 7 月份又预告要进行海外融资,规模暂订人民币 1170 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平静,大型建商主导中国土地和并购市场,中型建商陷入资金链危机,小型建商甚至卖子公司股权求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