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结束了。
从今天开始,佛系拖更的日子终于又回来了。
今天是2019年8月5日,时间往前倒个129天。
2019年3月26日,这就是街舞导演陆伟微博突然诈尸。
距离他上一次“非受迫性营业”已经隔了3个多月。
录制开始,4个多月咻的一下就过去了。
5000人在最后决战的体育馆里见证了冠军的诞生,这就是街舞的第二年,圆满下钟。
虽然有很多话,一直憋着没说的,但咱还是先走流程,把这场决战聊明白了先。上次那张投票的纸还有一半没下码呢。
说起决赛的后半段,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明面儿上的节目总编剧就是那个在台上Cue流程长得像廖搏的人。但你们不知道的是,节目背后真正的编剧是一个叫Mr.Bottle的。
就这位。
就是这个瓶子,把舞者到节目组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这个瓶子成精前熟练掌握了墨菲定律第四条: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所以,AC和来福,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玄学,这是且只能是玄学。
第一Round还没开始,俩人先哭了一Round。
趁来福表情不变,泪流满面的这会儿功夫,打碟者孤独在对着电脑疯狂操作。
外事不决打中文,内事不决搓迈扣。现在应该算是解决“内事”的时候。
一个编舞师一个Waacker,打碟者孤独给了一首Michael Jackson的《Butterflies》。世界名曲,慢歌,对两边来说都是五五开。
第一Round的规则是Routine,虽然没有规定Routine的时间,但从理论上来说,Routine的编排更饱满(也包含时长),完成度更高,最后对投票判断的权重是要高于个人Solo的。
这Round吧,估计俩人还都没缓过来,5分钟的有限时间里,Routine排的都半斤八两。
来福的那段Routine,Routine一共4个八拍,后面Solo时间比较长,Routine最后还出音乐了(队友进晚了也是一方面)。
这里是个尬招儿。
AC的Routine在全员参与的部分层次更丰富一点儿,没有明显和音乐脱节的地方。
主要问题就是鱼丸托着AC后半段,实际上已经脱离其他人了,也没有能算得上“编排”的内容,这里其实再早一点下来给AC更多Solo时间会更好。
这一Round两边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如果单以一局Routine来看的话,这轮可以one more跳过,看第二轮。
计分板写的很清楚,最后NeedAYeah投给了AC。
为啥给AC呢?
这两Round打碟者孤独玩儿了个梗,分别放了两个“Jackson”的歌,第二Round放的是易烊千玺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骚还是你骚。
其实不管是哪一首,都算不上是传统意义上非常适合battle的曲子。一方面对双方舞种相对公平,另一方面这种歌儿也考验舞者的音乐理解和临场反应。
具体关于来福的Battle技术现在先不说,后面有的是能聊的。第二Round的来福,相比起后面的25轮不服的状态和发挥,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肯定有人会说,他最后那个Flare接Windmill多炸啊。
正相反,这和上一Round的Routine结尾一样,都是空放招儿,Flow直接断了。
这要搁游戏里来福已经算是俩空大了,该踢了。
不过惊喜是真惊喜,谁能想到平时老实巴交的面瘫来福是个福地魔呢。
算上20年前全北京市第一个打出风车(可能)的老冯,易燃装置人均Bboy了。
第二Round的AC的状态可以排在整季他个人Battle的第一或者第二位了。这种状态和发挥下的AC,不是来常规发挥的来福能应付的来的。
比如刚上场时候那段Rap,硬把歌词和Flow压满了,这个其实对这些日常Battle的人来说不算什么。
关键是这段Rap结尾的那个“Pa”的重音。
按AC的技术习惯,这里这么强一个Beat要么是用一个大Pose定住,要么一个大动作“甩”出去,大部分舞者也都会选择这么处理,这种是属于比较【放】的处理方式。
但这里AC的处理方式是【收】,两手抬起后在Beat上突然收进来,注意那个Beat不是快速结束而是有半秒的渐弱,AC的身体感觉也仍然是延续渐弱。
NeedAYeah不能确定这首歌他是不是听过,看动作感觉大概率是临场反应,这就是AC比较可怕的地方。
包括之后AC做了一个“看起来有点难的招儿”,可以回看一下,和来福的空大Flare不同,AC并没有为了放招儿而放,而是在跟着音乐的起伏速率和感觉走。
Battle时候舞者经常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做【Move】,比如Popping的Walk out,Locking的Which Way,都可以用来Move,避免一直原地跳舞失去舞台张力。
但像AC这种大范围的跑+跳跃用的很少,因为人正常运动和舞蹈的发力方式太不一样了,非常容易出音乐。
这场AC还是习惯性的满场飞,但竟然没出音乐。
尤其是那个跳起来时候,在歌词“匆匆,忙忙…”的开始(质感也同步),落地时候正好落在一个响指/响板的Beat上。
撩完右边的观众,往舞台左边跑的时候,还一边跑一个转身卡了一个军鼓的碎点。
能说啥呢,KOD水准的发挥吧。这种身体能唱歌的质感在现场看会更明显。
不聊什么“要是正常比赛就是AC赢”这种没用的话,最起码票数的差距也不该这么大。
但说这么多,只是简单唠了一下儿Battle本身。这场Battle对这俩人来说,谁输谁赢应该是最不重要的事儿了。
因为大飞蛾就是负责好看的,大飞蛾的使命也就到这里了。
终于可以回家呲粉了~!
叶音和阿K,水火不容的一场Battle,最佛的人碰上了最刚的人。
两边的Routine因为有熟悉的队友参与,和上一轮来福对AC的Routine比起来简直质的飞跃,都是一整套跳到时间结束。
阿K中间有一段倒水的桥段,当时NeedAYeah看完就觉得,这Round可能,药丸。
一方面对大众评审来说这个举动很可能会引起不满,另一方面核心是这个桥段作为Routine的一部分,没有表现出让人能明确Get到的设计点,也没有对音乐表达有什么帮助。
如果是一个小型场地的Battle,可能对气氛的调动会更好一些,但在这样一个场地环境下,对氛围的调动效果真的没有达到预期。
再看叶音的Routine。
叶音背后,是整个Wiik Symphony的力量。
海选时候Wiik连续两年全员上阵,叶正连续两年用Battle目送叶音进场。
脚崴了的时候叶正带着Wiik的队友来探班,跨舞种融合的时候,Wiik的达达、八度、青蛙的帮跳说来就来。
《The Greatest Show》全体集结,为叶音穿上红色燕尾服的是叶正,到最后和阿K的Battle,和叶音击掌的还是叶正。
那话怎么说来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为什么Wiik都是跳Locking的?
因为整个Wiik就像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又因为Locking是最容易跳整齐的舞种,所以我编不下去了。
这段完整的像齐舞表演一样的Routine,从头到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阿K那边的Routine也跳完了全部出场时间,而且Routine部分也不错,但倒水那段在完整性上确实减分了。
第一Round都是预热,俩人实际的交锋是第二Round才刚开始。
孤独给了一首巨棒的《Motownphilly》,这首是New jack swing的经典曲子。吴建豪的大秀也用过这段开场。
看着Battle全程跟唱,中二中年Vanness是有多爱这首歌。。。
New jack swing是早年间Hiphop黄金年代时候特别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90年代中国最早跳街舞(不包括80年代霹雳舞)的一批人,最早接触的也是这种风格,那会儿北京的Club里会跳舞的几乎都是跳这个的。
用一个词形容这种音乐风格,就是Swing——【摇摆】。
这首《Motownphilly》同时采样融合了Funk和Hiphop的元素,又非常New jack swing,所以对Locking和Hiphop两个舞种是完美通用的。
阿K的状态一开始非常好,如果从头到尾一直是这个状态,赢面是非常大的。
但还是出问题了。
街舞Battle时候有一个形容词叫【豁】。第一层意义上是指跳舞豁命,另一层意思就是状态拉的过头了,原本稳定的发挥就变形了。例句:“他这轮跳的太豁了”。
阿K大概从下面这个时候开始,整个状态、动作和音乐的能量密度就开始慢慢Down下来了。
上一集其实节目里有提到,阿K头天晚上彩排时候晕了一次,吴建豪正和队员在场馆门外走道过动作,当时NeedAYeah凑巧就在旁边儿跟人说话,一转头阿K就坐地上了。
吴建豪立马喊人叫车送阿K去医院,前后也就不到10分钟。
第二天又是大秀、个人作品、Battle。其实NeedAYeah在看阿K上场Battle前是完全不相信他会有这种状态的,应该是全凭一口意志吊着了。
和阿K的状态不一样,叶音从头到尾保持了他一贯的音乐水准和高密度的输出。
看叶音跳舞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你刚跟上他手上卡歌词的动作,他的腿上可能就马上去撩了一下架子鼓的碎点,最要命的是这种切换完全没规律且中间没有连接痕迹,从头顺到尾。
最后投票很果断扔给了叶音。
在4强每个人Battle前,节目组很有心的跟着他们去了老家,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家人朋友。
叶音,年纪轻轻,猫狗双全。
好多人说一看那柜子被啃的样儿就知道狗随主人,都挺能造的,狗子真的委屈。
一看你们就没养过猫。。。
四进二之后,已经12点了,节目组现场拆台+搭建,直接把之前的大舞台拆了搞出了最后Battle的小舞台。
熟悉的玻璃板舞台,熟悉的一大帮人围在舞台周围,熟悉的DJ抓个必。
来福曾经说,如果自己进了决赛,决赛是那个25轮不服Battle,他掉头就走。
一句话把自己奶进决赛。
他真的站在这儿了,身后是易烊千玺、吴建豪、易燃装置1.0+2.0全员。
掉头就走,不太敢。
关于来福的技术和风格,在他第一次7 to smoke把自己救回来的那次推送里就有说过。
但就像韩庚看Battle时候说的那样:“他老藏东西。”
来福和叶音硬刚了22轮。
除了他最惯用的高中跳Popping时期继承到Urban里的各种技术,还展示了一些其他舞种比如Locking、Waacking甚至Breaking。
虽然都只是简单的片段,看起来也不那么标准,但穿插在Battle过程里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比如这个小坏笑Funky Chicken接Which way接Isolation+Touch wave。
来福最喜欢的就是用小关节、小幅度的Isolation配合变速去跟音乐,这是来福的常态。
理论上,这样更容易卡到or蒙到音乐细节&音效,并且这种方式会让音效的表达显得更清晰。
同时,他还会偶尔用到Popping的Pop(肌肉震动)和Vibration(连续震动)去丰富和区别不同音乐音效的质感表达。上肢还会用到大量的Kingtut、Wave和Liquid做角度和方位变化。
划重点,Liquid是什么?这个词在花字注释里出现了很多次。
翻译写的是液体。
之前有聊到三儿的Digits的时候提到过,Liquid Style(液体风格)来自Trance、Techno、House等音乐带起的Rave Party热,和Digits(手指舞)算是同胞兄弟。
和Wave Style(电流风格)还不太一样,Wave Style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是靠一个个关节或身体部位突出移动,挨个传递然后快速连接起来达到的。
而Liquid更像是用手或手臂直接甩飘带的感觉,经常是双手掌尖相对,形成一个闭环,然后在身体周围穿插流动。
还会融合很多Groundmove(地板动作)创造出身体在地面上的流动感。
其实Liquid从出生开始,就吸收了很多比自己早出现二三十年的Wave的一些技术和灵感。90年代后,Liquid又对Wave进行了反哺,扩展了Wave的技术内容和表现形式。
现在来看,Liquid会显得比Wave更自由多变和流畅,但Wave的各种高难度技术更丰富。
在国内Popper里,Liquid这种风格比较小众,或者经常是自己学习国外舞者技术时候也一起学过来,但用的时候其实不知道到自己用的动作不只有Wave还包括Liquid。
来福本身是个美籍华裔,从小接触的风格不像中国Popper大部分都是EB体系,所以会这种东西很正常。
来福和叶音的22轮Battle里来福用了巨多Liquid技术。
一般习惯是用Touch Wave(触摸电流)从一只手指尖起手,传递到肩部或身体后开始转成Liquid风格拖曳的感觉,还连接了Flow、Split之类比较典型的Liquid技术。
Flow(流动):手臂像飘带或着流动的液体一样跟随音乐在身体四周滑动,一般用一只手做引导,牵引或者推动着另一只手按引导手的轨迹运动,是Liquid最基础形态和技术。
Split(交叉):双手掌尖相对,通过手腕和肘的角度变化使Flow(上面那个技术)移动做各种穿插,就像打了个结一样。
这街一整季有两个人能看出来是玩儿过Liquid Style的。
一个是来福,另一个就是节目组编舞师之一——Brandon Ron在第七期会员版拳击台上的那段Solo。
对了,一个小彩蛋。
来福在对AC时候的Routine和决赛Battle里,都玩儿了一个可能比Liquid还小众的Style——Divider Finger。
这种Style国内有一个人很会这个Style。
可以猜一下儿,给个提示:是第一季的选手。
这人是杨Viho。
用一个手指的指尖为轴,Keep住这个指尖,然后移动其他手指或手掌,做出类似圆规的效果。然后不停更换轴心手指,进行各种连接变化,可以做出非常花哨又带有空间感的视觉效果。
各位的老熟人杨文昊是内地仅有的这个Style的高手,在他的技术里经常把这个Style拿来结合Fingertut和Digits一块儿用。
对了,还有另外一个彩蛋。
来福大中华地区最大的粉头找到了。是个OG。。。
当粉头好费体力的感觉。。。说说叶音吧。
叶音在整个22轮battle里和来福一样,除了主力舞种Locking和Hiphop,还玩儿了Krump、Popping、Waacking、Voguing的元素。
第三局第4Round,这应该算是本季名场面之一了。
你也不知道李玉龙怎么就扔了一首《Night Eyes》出来。
两个已经跳了17轮的人,听到音乐,一骚入魂。
叶音先摆出手臂Pose用Voguing出场,然后开始甩开手变成Waacking,接着又回到了Locking。
这是叶音的一套大骚操作。
不到20秒,切了三个特征有一些相似、文化历史上有一定关联,但又完全不同的舞种,连接的毫无PS痕迹。
Waacking和Voguing分别来自上世纪美国70年代美国西岸洛杉矶和美国东岸纽约的LGBT社群,是LGBT群体寻求社会认同和自我展示的途径。
通过麦当娜等流行艺人的推广和Tyrone Proctor、Shabba Doo和Brian Green等舞者的传承,现在Waacking和Voguing一起成了男女通吃的舞种。
巧的是两个舞种虽有着各自的历史和发展,但起源背景相似,舞蹈特征也有近似之处,重点都是在手臂动作上做文章。
普通观众想简单分辨的话,Voguing摆手臂更有Pose感,有大量固定手型,还会结合熟悉的Kingtut(埃及手),Waacking则是快速旋转手臂。
巧的是AC在最后的个人大秀作品上,就分别在Routine部分用了Waacking(下面第一个)和Voguing(下面第二个)。
叶音还有一个名场面。
第二轮李玉龙放了韩庚的歌,叶音玩儿帽子没抓住飞出去了,下面这位绿色衣服的老哥眼疾手快一抓住就立马扔回去。
然后,本来正在转身往后翻的叶音,接住了。。。
【天炸】
麻将里有起手天胡,叶音这种叫天炸。
从失误到炸死所有人,整个过程转换只用了3秒钟。
观众全疯了。可惜镜头没扫到NeedAYeah正面这边的评审区,评审区蹦得比他们还欢。
罗志祥一共说了8个“接到”,真替这位戴着麦的朋友感到憋屈。
我们就不同了,我们都是喊“卧槽”的。
这22轮Battle,叶音的风格、音乐、技术、体能已经展示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最可怕的是,叶音的动作速率、力度、稳定性、音乐表达的密度,在22轮里几乎看不出什么衰减。
第一轮和最后一轮的叶音,除了身上换了件衣服,整个人的状态没有任何区别。
直到最后一局这个猴儿还在来回跑、跳、翻、下地,这个状态就算最后三轮也跳完应该也是
比赛之前,总是能听到人说:“没悬念,叶音要碾压来福”。
这就很奇怪。为什么叶音一定要碾压来福?为什么来福一定要被叶音碾压?
预设结果是一件多无聊的事儿啊。
预设结果会让所有比赛失去最根本的魅力和意义,不仅仅是街舞。
2016年前,NBA六十多年的总决赛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在3比1落后的情况下翻盘。那年,詹姆斯的骑士队做到了。
如果你不曾在自己处境最艰难的时候认输放弃,预设自己未来的结果,那也不必去预设一场比赛的结果。
人生的本来不就是一场和自己的赛跑,路况有好和坏不算输,跑的快和慢也不算输,中途放弃不跑了才是真输了。
我们要怎么样去理解这样一场看似“毫无悬念”的Battle?
NeedAYeah在现场看完全程,这就是一场彻底抛开以往对技术的约束,无关哪种风格,舞者彻底解放自己,享受和表达音乐的表演。
把上次没贴全的部分补上吧。
叶音的第一轮赢的毫无争议。
来福只有第三轮是赢了的。有人说是感情票,但实际上,来福从第一轮体能突破第一层限制后,第二轮就已经开始找到状态了,发挥的很好。
NeedAYeah不可能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但至少自己不是在投感情票。所以从第二轮开始就已经把毛巾扔给了来福。
最后一轮果断投给叶音,一方面是确实赢了,另一方面,不管是有多想看他们继续比赛,或是多期待奇迹发生,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忽略客观结果让他们再拼命跳三轮,对舞者本身也是一种不尊重。
以上,就是关于这街2总决赛投票结果NeedAYeah个人的全部理解。
决赛录制那天,韩宇在现场带着自己教出来的孩子上台表演,那段《我的未来不是梦》,看哭了不少人。
去年结束的时候,韩宇对着镜头说过一句话。
现在的韩宇在上海有一批学生,在北京和赵毅开了新的YA工作室,继续教人跳舞。
决赛播出的那天,杨文昊开了新一轮个人舞蹈专场。这次是在北京的工人体育馆。
工人体育馆这种规模级别的场馆,第一次因为一个街舞舞者座无虚席。
去年这街1结束的时候,杨文昊说:“地下的舞者身份是我的生活,其它的身份是我的兴趣爱好和工作。”
来福在决赛那段采访时候说:
“名气、流量这些东西,也许没有那么重要。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我要特别认真地,跳舞、进步。只有认真地跳舞,是我自己能掌控的东西。”
类似的话,韩宇说过,杨文昊说过,亮亮也说过。一年过去,言出必行。
舞者还是那些舞者没有变,但街舞在越变越好。
2019年的夏天过去了,终于到了告别的时候。你还记得那时候,他们穿着各自战队服喊出自己战队口号的样子么?
吴建豪,41岁,最神奇的“新来的”。综艺历史上都没听说过导师骨折拄拐录制这种事儿。最后不光录了,还场场都跳了。
别的战队12个队员1个队长,吴侠联盟13个队员没队长。
韩庚,在35岁这年改变了自己。观众说,他原来这么可爱。
但在最后一刻,他还是做回了自己,和最让自己骄傲的队员一起跳了他最想跳的跨舞种大秀作品。
罗志祥,40岁。喊了4个月的“过”,最后还真过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易烊千玺,18岁,无可限量。
去年那个海选时候挠头啃手的小伙儿,今年已经能讲艺术,能接梗,能打岔,有自己“留几个好作品”的明确目标。
街舞见证了他的成长,爱街舞的人,到哪儿都会和街舞在一起。就算在长安,也要被李玉龙抓个必。
“李玉龙,这可是高博对冯正!”
一个没有约定的十年之约,给2019年的街舞圈留下了一个最厚重的拥抱。
小海,终于瘦了,终于帅了一回,也终于不累也不喘了。
Jr Taco,Come from CHINA。
Hi~我是AC!
最后一张图,手终于看清楚了。有人喜欢他,有人不喜欢他,喜欢的人请继续,不喜欢的人别放弃。
I M A C。
冯正,老不正经1号。海选第一个吹拉弹唱上台,决赛最后一个吹拉弹唱谢幕,圆圆满满。
“街舞无需去比较,开开心心最重要。”
阿牙。老不正经2号。
打了人生中最艰难的7 to smoke,One more到自己怀疑人生。
但就是特不服,不服老,不服输,不服Popping Pete五十多岁还能跳舞他还不到四十,凭什么不能。
Gumball,从海选时候的“这是谁”到决赛舞台上的Bboy Gumball孙吾空。
现在全国都知道,他是Gumball,普通话巨好。比普通话还好的,是他的Breaking水平。
马晓龙,可能是这一季留下作品最多的舞者。
街舞更多的可能性,继续下去不要停。
三儿,运气最差的人,也是运气最好的人。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能感染人的除了东北话,还有自己的风格和作品。
阿K,让大家遇到,也让大家羊了起来。
让大家知道中国跳Hiphop的人,原来是不比国外差的。
叶音和FrankLin,一个在第一季海选结束后就成了失踪人口,一个一直活在第一季的编舞名单字幕里。
最后两个最佛的人,站在了总决赛的舞台上。
感谢你们给所有人展示了街舞更广阔的一面。
从头到尾,看起来每个人都很好,有谁是不好的吗?
有。
决赛播出前两个小时,一直以为这一季要取消的吐槽大会,最后用直播的方式搞了起来。
在毫无后期修饰,没有对过脚本,也没有剪辑的完全直播的状态下,导演组一边放着舞者录的吐槽视频,一边现场视频连线,面对网友和舞者的吐槽
尬聊了两个小时。
比较意外的是,最后一个发来吐槽视频的是廖搏。NeedAYeah觉得他应该会是吐的最凶的一个,但是看完后,和想象中的有一些偏差。
这是他那天的吐槽视频,耽误你们点儿时间,点开看2分钟,然后再继续往下看。
反正看到这儿也不差这2分钟了。
坦白讲,按照之前的打算,这篇关于总决赛的东西,写到“感谢你们给所有人展示了街舞更广阔的一面。”后就差不多可以收摊儿结束了。
但是看完这段吐槽视频后,NeedAYeah改主意了。
和廖搏作为节目MC稍微不太一样的是,虽然同样经历了几乎所有录制过程,但除了决赛投票,NeedAYeah没有参与到节目里任何实质性环节。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位置。既不是节目组,也不是舞者选手。唯一要干的事儿的就是看着,一直看,看了3个多月,直到叶音最后举起冠军毛巾。
所以,就在这个奇怪的位置和立场上,续着廖搏的那些“吐槽”,说点儿不能播的吧。
关于选管。
选管大部分是女生,看着也就是大学刚毕业没两年或者刚刚毕业的小姑娘,看着那些老OG,说话前都要先做做心理建设再张嘴的那种。
你们也是90后或者95后的独生子女吧,在家里也是个重点看护对象。现在要让你们照顾所有选手的饮食起居,当别人情绪的垃圾桶,有情绪了哄着,有人骂挨着,出事儿了顶着。
你们能发朋友圈发微博抱怨么?当然不可能。
所以就挺想问问你们这个组,你们一个月人均哭几次?你们家里人知道你们到这儿是干这个的么?
没办法,谁让你们是选管呢。
关于剪辑师。
廖搏视频里说的没错儿,你们真是高危行业。
每次正式录十几个小时,排练和幕后录十几个小时。你们导出来挨个看完这些素材,是不是整个人都通透了?不急,降压药嗑上,光看完了,还没剪呢。
但每次节目时间都好短啊。这么多人呢,被你们剪成2小时。
你们就直接告诉大家,你们心里都想剪3个小时5个小时,但片子剪了好几个版本送审最后通过的就只有那一个版本不就得了么?
那些台上发生的事儿,不剪吧,你们算掩盖实情,剪了吧,你们算孤儿剪辑。时不时的再有人有组织有纪律的带带节奏添把火,完。
结果你们啥都没说,最后被全网上坟,全家老小被骂了一个遍。该啊,不吭声儿啊。
那就没办法了,谁让你们是后期呢。
关于导演组。
你们今年变得不专业了。
24小时和7 to smoke那天录完,看见你们一个个High成狗,就觉得这事儿药丸。
NeedAYeah记得特清楚,当时路过你们会议室给你们泼冷水。
“小海和叶音One more了那么多轮,棋逢对手多好看啊!”
“不如去年7杀。”
“FrankLin(那会儿大家还叫他FrankLin)逆天改命,这不是最大的突破和惊喜么?”
“不如去年7杀。”
“阿牙最后打了那么多轮终于赢了,多牛逼啊我都看哭了。”
“不如去年7杀。”
有那么一刻,NeedAYeah有种错觉,好像这个会议室里最无脑爱街舞的人不是自己,是这帮根本不跳舞的人。
到了决赛,你们说要在5000人的大体育馆里办。NeedAYeah问,你们是真的不怕剧透是吧?盒饭钱都省这上了?
你们的回答是:这个考虑了很久啦,中国街舞还没有过这种规格的集中表演,舞者有这么个舞台多好啊,反正剧透的锅我们背。
行吧你们烧钱你们开心就好。
但麻烦你们专业点儿,你们是做节目的,请拿出你们的理智。
没办法,谁让你们是干导演的呢。
这些只是一万个事儿里随便能想到的几个点而已。
你们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限制,把街舞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所以最后恶人你们来当。
你们跑了全中国找舞者,又必须在极有限的时间里,让节目好看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让更多舞者露脸。节目不好看,观众不满意,舞者出现的少了,舞者不满意。你们已经做的很好了,但终究有很多没法取舍,所以最后恶人你们来当。
你们叫“这就是熬夜”,但其实你们比所有人熬的都狠。舞者录完回去休息的时候,你们得收拾场地设备,开会总结刚结束的录制,讨论第二天的流程。但这些事儿从来没人说过也不会有人说,所以最后恶人你们来当。
实际上,这样一个牵扯了上千人的工程,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有各自的不容易,从队长、舞者到节目组。
但台前的不容易,是肉眼可见的,幕后的艰难,通常是看不到的。
整个录制的棚里,最亮的地方永远只有舞台,没人会注意到镜头背后的那一张张印着通宵痕迹的脸。
所以,说了这么多,也写了几个月。最后就用这不多的一点篇幅,对这些恶人们,真心说一句
差不多了,就到这儿吧。
也谢谢这几个月能有这么多人关注和每星期盯着这个破号。这是关于街舞2最后的一次更新,所有想说的心里话都说完了。
之后NeedAYeah就要恢复以前的随缘更新了,每个星期熬两个通宵,老年人真的顶不住。
感谢一直支持了12期的技术支持@GrooveHypnos ,终于都能休息一下了。
▼
这期就这样儿,
辣舞安得屁死。
Need A Yeah,街舞圈一个码字儿的。
圈内爆料、槽点、评论、没品段子。
更新极慢,脾气不好,
口遁嘴炮,百无禁忌。
不站队,不定期,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