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结束了,这个让我为之疯批、减重、失眠、脱发、焦虑、粉丝都掉了1万多的剧结束了,这个我一年前就下结论要“核爆”的剧,以“虽迟但至”的姿态结束了。
作为一个有仪式感的观众、一个才华横溢的娱评人、一个角度刁钻的数据分析师和一个从不出错的预言家(感兴趣我为啥这么吹的,在我微博搜下“落地”和“押”,你会回来跪我的),在这个时刻总要有个ending pose。
所以今天,就从数据意义上做个分析,把这部史上第一部“在预期和恶意之下说爆就爆”的剧(是的,阿令之前的几乎所有爆剧,都是“意外爆”的),总结一下。
一、关于爆剧
结论摆在前面,和我开播前的预判一样,《陈情令》是一部核爆级别的剧。
注意,这个核爆,更多的是流量意义而不是受众意义的,说得直白一点,看这个剧的人数,真的没有多么了不起的多,但是为了这个剧疯魔的人数,前无古人。其实这和流量明星们路人圈没啥存在感,粉圈却异常能打一个道理(虽然《陈情令》的日播量已经达到了2亿,超越了绝大多数上星热剧,真的算得上有些路人存在感的了)。
正因我陈总是剧中顶流,因此,一些常规的榜单(虽然这些榜它也是雄踞榜首的)根本不足以描摹,陈总创造的,都是一些开天辟地的记录。
最有趣的一个记录,莫过于腾讯视频以顶流姿态C位出道那天的评论数据。
是的,7月29日,腾讯视频官方微博宣布:《陈情令》这个剧将实验新的付费模式,购买点映权的人可提前一周看结局。这种不吝于提前结束剧的圈钱方式,遭到了大量剧粉的抵制,于是在短短半天的时间内,这条微博被不愿被提前结束快乐的剧粉骂了100万条。
是的,6小时100万条评论,这是任何顶流or大事件都没有达到过的、破微博记录的瞬时数据 ,而且这个数据挺实的,因为虽然啥都能买,但是我合计着100多万条骂自己的评论,应该没人买。
然而,即便是在这种抵制之下,这个30块的提前一周看结局的“点映权”还是悍然在昨晚8点到今天12点这段时间内,卖出了235万份。7000万,就这么轻飘飘落进了鹅(腾讯)的口袋。
而且根据规律,真正购买高峰其实还没来。因为昨天就算不买也有两集正常更新可看,可今天晚上夜深人静空落落无更新的时候,相信就有更多人管不住自己的手了。因此很多人都预测最终的购买人数达到500万,销售额达到1.5个亿,你别说,他敢吹,我敢信。
而这个购买人数也从侧面证明了,陈情令豆瓣打分人数达到近35万成为豆瓣历史最高这件事,真的不像某些黑子说的是刷的,只能说,为了这个剧疯了的人,就是这么多。
而插一句题外话,因为遭遇了毁天灭地的防爆,陈总的“核爆”来得特别晚,之前写过一篇数据分析文(详戳:以《陈情令》为例,告诉你从弹幕数能挖掘出一部剧多少隐藏真相),陈总活过来是从第7、8集找对发糖方式开始的;稳住是从13、14集玄武洞高甜剧情开始的;小爆是从20集乱葬岗老祖归来开始的;大爆是从32集不夜天开始的。
而核爆,则是在7月末两位主演在国民综艺《天天向上》正规同框+后世高甜剧情播出的双重刺激下开始的,而这种刺激在8月初这一周完成了发酵最终爆发,是的,感兴趣可以去演员的微博看看,不管是剧播放量还是演员微博数据飞升,都是这一周的事情。
二、关于爆人
因为不小心把喜欢肖战的事情搞得人尽皆知,所以按照粉圈逻辑,我已经被自动被剥夺了点评其他明星的权利,因此本文我仅分析肖战的爆与不爆。而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不去下结论肖战爆到了什么程度,只让他自己比自己。
我之前的文章说过了(详戳:“动静结合”,把流量明星的评论数据的画皮扒上一扒),明星的粉圈战斗力,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就是微博评论数据和其瞬时变动趋势。让我们来看肖战最近和开播当日(6月27日)的微博评论数据对比。
日常博,从3万到30万,10倍杀;
宣传博,从1万到16万,16倍杀。
从最近的这条30万评的微博的增长动势来看,发博15分钟评论数9.7万条、30分钟12.7万条、1小时16.6万条,1天后32万条,完全合乎我之前评论趋势分析文里提到的前猛后缓、15分钟顶45分钟、1小时顶1天的逻辑规律。看起来很真很合理。
1、关于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资本买爆的水货还是实打实爆的硬货。
是的,我承认,什么数据都是可以买的,但是在纷繁芜杂的各项指标中,真正把数据买平衡了却是非常难的。对于水货流量或者叫资本流量来说,总有那么一两个忘了买的短板,会暴露他/她的真实流量水平。
是的,矛盾的数据永远能够揭人画皮,比如明星权力榜雄霸榜首一周,超话却20不入;也比如微博转评赞数据一骑绝尘,关键官博的控评battle中却被吊打,等等等等,不说那么多了,以防被买数据大户们查缺补漏。
这种鉴水货的原理很简单,一个平时考90的人,除非遇上竞赛级别难度这种极端情况,否则是怎么也不可能考出60这种分数的。
而我之所以说肖战的流量还比较扎实,就是因为他的各项指标始终是匹配的,在剧的播出期,微博转赞评、权力榜、超话排名、粉丝的控评能力等等等,是以齐头并进的方式升上来的。
2、就算真的圈到了粉,圈到的一哄而散的三月剧粉还是死忠?是成了本命还是墙头?
其实之前有一个关于本命墙头的说法非常有趣,对墙头,大声吆喝可以、随手点赞做做数据也可以,但是花钱不行,因为钱那是必须留给本命的。
是的,花钱绝对是追星心路上一个绝对的分界线。事实上,每一个疯魔的粉丝都曾是一个理智路人,都曾经觉得为了一个陌生的、比自己有钱一万倍的、注定不会回应你的人花钱,简直就是神经病的行为。
直到,直到她/他碰见了那个把她/他变成神经病的人。而我们都知道,一段关系一旦涉及了金钱,就注定是一段复杂的、纠缠的、难以脱身的关系了。这世上什么甜言蜜语都不可靠,只有为你花钱最可靠。
这就是为什么,业内外都说,看一个明星到底爆没爆,线上数据只是参考,终究还是要看线下的氪金数据。而肖战的氪金数据,并不差。三天之内连续卖了两本杂志,各自取得了8w、11w的销量,都爬上了实体杂志历史销售额的前十,粉丝加在一起氪了500万软妹币进去。
而这这两本杂志均非一线大刊,时间还都在前面分析过的7月末8月初的核爆发酵点之前。所以,愿意为他扎扎实实花了钱,和他结成牢不可破的金钱关系的人,真的不少。
3、圈到了就能固住么?下一部剧什么时候上还没影吧。粉丝早耐不住寂寞跑光了吧。
其实,一年前我做新粉的时候也想不到,几乎零曝光的jpg追星,竟然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坚持了一年。
抛开个人魅力这个主观的东西,肖战的固粉力来源于:他有未来、有过去。《诛仙》《狼殿下》《斗罗大陆》《余生》几部待播/正拍的存货在眼前吊着,予人以希望。
更关键的是,5场演唱会舞台、3个出道综艺,2部沙雕智障星座剧、几十个被迫营业的周记(类似现在的vlog)、以及屠戮B站的浩瀚剪辑。至少够新粉补档补上半年。
甚至都不用这些,就《陈情令》的相关剪辑,新粉要想遍历,我合计着都得至少俩月。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你看,《哦,我的皇帝陛下》最近不就被补档的粉丝们刷上了网剧播放量榜了么?而存货特别是很旧很烂的存货翻红,也一向是一个演员扎实大爆的有力印证。
当然,一定还是会有耐不住寂寞的离开(肖战这个人,咳咳,真的不爱营业的),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如今是演员,他需要短期的热度,但他更需要细水长流的陪伴。
至少于我而言,一生不过这么一个夏天,一生不过这么一个,肖战。
最后,我想对包括汪海林编剧在内的没有看过电视剧的人说,有件事情你们可能不知道,如今为了这个剧疯魔的这些人中,当初绝大多数,都骂得比你们狠多了,在剧中有一句话,希望还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共勉:“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观众,请放心大胆的看,如果迷上了,请适度自救,如果你是已经被各种负面言论种下了偏见的观众,请先去看不夜天这一集(32集),感受一下这个剧演员演技、剧情张力、思想深度。把偏见扭回来之后,再以平和的心态,从头开看。
是的,在我个人看来(纯个人观点),即便单比思想深度,《陈情令》也并未输给汪海林老师的得意之作《铁齿铜牙纪晓岚》,因为他同样写透了最复杂的人性,却同时写出了最纯粹的赤子之心。加上引人入胜的悬念、波澜壮阔的故事、群星闪耀的人物、百死难凉的热血,数不尽的燃点、泪点、意难平,《魔道祖师》,值得,《陈情令》,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