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写得好:如果把警察比作一座伟岸的山,那么警嫂就好似一条流淌的溪水。如果把警察比作一池幽静的湖,那么警嫂就好似一圈环抱的花树。正是警嫂的柔肩,扛起了过日子的艰难。因为警嫂的包容,警察的工作才体现风雨无阻。有这样一位警嫂,她政治坚定,爱岗敬业;她默默无闻,勇挑重担;她深明大义,甘于奉献,多年来,她站在丈夫身后无怨无悔全力支持公安工作,她便是众多优秀警嫂中的一员,襄城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常松涛的妻子——杨晓华。
杨晓华自2000年与常松涛结为伉俪,19年来,她相夫教子、扶老携幼,始终如一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公安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适应丈夫的工作。作为一名女性,她有着自己的事业,常年脚踏实地奋战在市场监督管理战线上,而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她甘当默默无闻的小草,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安工作中。19年来,她习惯了一个人买菜烧饭接送孩子,习惯了一个人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人,全力以赴支持公安工作,使丈夫轻装上阵,开足马力,毫无后顾之忧,无私无畏战斗在禁毒一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回报,正是她强有力地支持,常松涛从刑侦大队办公室主任、副大队长逐渐走上了禁毒大队教导员、禁毒大队大队长的领导岗位。近年来,常松涛带领大队民警不畏艰难、顽强奋战,先后侦破了一大批跨省、跨区域的公安部、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他所带领的禁毒大队2009年、2015年被评为全省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两次。2016年,常松涛被河南省委政法委授予“中原卫士”荣誉称号。每一次工作中的进步和诸多成绩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妻子杨晓华无私的奉献和支持。
爱岗敬业,用心做好本职工作
如果说工作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爱岗敬业则是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种彰显,这一点在警嫂杨晓华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作为襄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业务股室负责人,杨晓华所在的股室工作责任大,任务重,人员又少,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身居市场监管窗口一线,她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凭借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为企业和群众倾情服务,赢得了企业商户的一致好评,树立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府公务员形象。她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朴实严谨,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她深知“妻贤夫祸少,妻廉夫得益”的道理,生活中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从不同别人攀比,更不追求享乐和意外之财。她常跟丈夫说的一句话是:人要在精神上有所追求,事业上追求进步和成功,生活上追求平淡和充实,内心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在多年的工作中,她认真钻研业务,尽职尽责,从未因照顾家庭而耽误工作。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她连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襄城县新长征突击手”、“全省工商系统企业年报先进个人”,2016年被襄城县委、县政府授予“襄城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最美警嫂#候选人事迹展播丨杨晓华:大爱铸就坚实后盾
深明大义,用爱支持公安事业
杨晓华年轻时怀着对警察的崇敬,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公安民警,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品尝到了一名警嫂的艰辛,更体会品味出了生活的心酸,但她内心感受更多的是作为一名警嫂能为丈夫崇高事业作出奉献感到的无限光荣与自豪。
杨晓华的婆婆年迈体弱,患类风湿多年,常年浑身疼痛,去年10月不小心摔伤腰部,造成骨折,卧床静养几个月后,因年龄大恢复慢,留下了腰疼的毛病。今年2月份,老人类风湿加重,加上之前腰椎骨折落下的病根,全身疼痛难忍。公公也是年事已高,杨晓华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婆婆,过度的劳累使她瘦弱的身躯更显单薄。和往常一样,常松涛依然一连几天没有进家,这天深夜,他突然回来,一进屋,杨晓华就被丈夫的发型给惊住了,从认识丈夫到现在,他从未换过发型,一直都是精干的寸头,而眼前的他却剃成了一个“茶壶盖”,乍一看,就像是个社会上的“混混”。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杨晓华产生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紧接着,常松涛告诉她说要出一趟差,让她照顾好家。身为警嫂,常年以来禁毒工作的特殊性也使她具备了高度的戒备和敏感,她意识到丈夫可能要执行一场特殊的任务,想到此,她内心充满了担心和恐惧。
#最美警嫂#候选人事迹展播丨杨晓华:大爱铸就坚实后盾
她永远不会忘记,丈夫临出发时对她说的一句话:我是禁毒大队的领头人,关键时候我不去谁去,不能让队上的任何一个弟兄去冒险,必须我去,只能我去!听完这番话,杨晓华顿时内心一紧,眼眶湿润了,她说:去吧,我支持你,理解你,等你平安回来······杨晓华每天一如既往默默照顾护理婆婆,同时还要兼顾自身的工作和对孩子的照料,就这样她把爱化作了默默地付出和坚守,用实际行动为丈夫撑起了半边天。直至后来她才知道,丈夫此去是为了深挖毒源,为民除害,是冒着生命危险乔装打扮成卧底,不远千里深入虎穴与毒贩周旋,回想起丈夫临出发时说的那句话,她瞬间泪目,丈夫从事缉毒工作多年,他明知此去是多么凶险,但依然选择了在紧要关头勇往直前,挺身而出,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作为妻子,她为丈夫这份铁肩担道义的侠肝义胆和英勇无畏感到动容!最终,常松涛通过丰富的缉毒侦查经验,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成功获取毒贩信任,一举抓获边境女毒枭,缴获毒品海洛因3.5公斤。
内外承受的负担,过度的劳累,使本来就患有腰椎间盘严重突出的杨晓华,腰椎压迫到了腿部,为了不耽误丈夫工作,她硬是咬着牙没有告诉家人。作为警察的妻子,她比任何人都了解他们的付出,她见证了丈夫的勇敢担当,她能为他做的只有默默无闻,当好坚实后盾。
杨晓华最喜欢苏芮的一首歌——《牵手》,正如歌词中所写的那样: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她说,丈夫的工作是神圣的,只要他能够守护一方安宁,就是再苦再累都值!
甘于奉献,用情挑起家庭重担
13年的缉毒生涯,常松涛是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也是一个常年不能陪在家人身边的儿子、丈夫和父亲。“选择了做警察的妻子,就是选择了支持、理解及奉献”。这是一位警察妻子的肺腑之言,也是万千警嫂共同的心声。
杨晓华的父亲生前患有尿毒症,常年依靠透析治疗。母亲知道女儿平时工作忙,公婆年事已高,女婿工作特殊顾不上家,家里大事小事只有她一个人操持,总是不忍心拖累她。善良质朴无私的母亲总是一个人悉心照顾着病重的父亲,但就在2013年8月26日,这一天对杨晓华来讲,刻骨铭心,永生不会忘记。正在单位上班的她接到医院打来电话,说她父亲在透析时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情况很是危急,她火速赶到医院,因为常年透析,老人身体多器官已出现衰竭,经过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万分悲痛的杨晓华第一时间给丈夫打电话,哭着告诉他父亲病逝的消息。因为丈夫工作的特殊性,多年来夫妻俩早已达成了默契和共识,丈夫出差她一般情况下不打电话,平时回到家里对案件她从不过问。而此时的杨晓华只知道丈夫出差在外,至于她身处何方在执行什么任务她全然不知。
而事实上,此时的常松涛正在广东深圳,他刚刚查明了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的活动规律。正当他沉浸在案件取得进展的欣喜中时,妻子告诉他这个噩耗,让他禁不住泪流满面。他为岳父的去世感到悲痛,为在这个时候不能陪在妻子身边料理岳父后事感到深深的内疚,但眼前侦办的案件到了关键时刻,如果他离开,弟兄们半年的付出就会付诸东流,犯罪分子的贩毒活动就会更加猖獗。于是,常松涛忍着内心的悲痛,留在了案件侦办的第一线。而在家中的妻子,没有一丝一毫的埋怨,她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和悲伤,告诉自己要坚强,坚决不能倒下,她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女儿,这个时候她是她母亲的精神支柱,她更不能让有任务在身的丈夫分心!8月27日,常松涛回到襄城参与制定抓捕方案。他不敢离开,怕功亏一篑。 28日,抓捕行动结束后,他又率队赶赴浙江温州抓捕涉案人员。9月3日,押解嫌疑人回到襄城,他还是没有回家。直到9月5日案件讯问工作完成后,他才回到家中。当他看到精神恍惚、消瘦憔悴的妻子时,这位刚毅的汉子,一下子泪眼模糊……
对于一个人来说,事业的成功仅是人生的一半,子女教育的成功应占据另一半。而对于一名警嫂而言,特别是一名长期战斗在禁毒一线警察的妻子而言,既要干好工作,又要照顾好家庭,这就意味着要比常人付出百倍的艰辛和不易。
#最美警嫂#候选人事迹展播丨杨晓华:大爱铸就坚实后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常松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定是缺席的,刑侦工作10年,留给家人的印象是常年他都在上班、值班、加班、备勤、出差中度过,禁毒工作13年,一年平均出差五个月,很多时候都是说走就走,经常是到一个地方发个信息报个平安便杳无音讯,直至案件告破满面沧桑归来。
最难忘是孩子上初中时寒暑假放假和开学,每到那一天就如同打仗,学校门口车多、人多,道路几乎水泄不通,大包小包的行李、书籍需要来回搬运,一天下来浑身累的像散了架一样。孩子刚上初中住校时因为从小没有离开过家,各方面都很不适应,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住宿生活,不影响学习,白天忙抽不出时间,杨晓华就利用晚上去学校看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心理状况,及时和孩子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在她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下,孩子逐渐快走出心理低谷,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去年顺利考上了襄城一高。而作为禁毒大队大队长的常松涛,从孩子上小学到上初中、高中在哪个班,住哪个寝室他都不知道。儿子有次跟她说,班里有同学问他,你爸爸是不是在外面打工?怎么从来没见过他?孩子直接回答说,是。杨晓华对儿子说:“你爸爸是缉毒英雄,他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你长大了也要做像你爸爸那样的人,有责任有担当,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平凡见真情,平凡见高尚,杨晓华用平凡而又伟大的奉献精神展现好警嫂的风采。她把心血全部倾注到家庭、倾注到支持丈夫的公安工作上,她用常人难以体会的大爱和无私,为丈夫屡破大案屡创佳绩铸就了坚强后盾,为襄城公安工作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