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13时50分左右,在章丘皋西村,救援人员用冲锋舟将两名腿脚不便的老人救出 / 张中摄
从10日起,台风“利奇马”带来的狂风骤雨肆虐济南,其中,章丘降水量最大,受灾最严重,灾情主要集中在普集、相公两个街道。12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深入章丘受灾村庄,在这里,没有人退缩,一场场紧张的救援与互助正在进行,浓浓的暖意冲破了雨天的凉意,每个人都鼓足了勇气与信心,守望互助。
安置点里吃上第一口热乎饭
炒菜、鸡蛋汤、馒头、小米粥……在章丘相公中学,67岁的李宪珍的这顿晚饭显得那么不同寻常,早上一家五口人还在被洪水围困的东皋西村焦急地等待,晚上就在安置点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一切都恍若隔世。
“我们一家五口人是在上午九点到达安置点的。”李宪珍说,“在家的时候,村里铲车一直在转,喊着要下雨了危险,我们一家人就赶紧出来了,铲车把我们送到公路上,又有大巴车把我们送到这里。”
“上午消防员、武警、应急救援都上了。”看着马上就要上初一的孙子开心地大口吃着饭,李宪珍的脸上也终于浮现出了笑容,早上的惊慌与担忧一扫而空。“来到这里吃得很好,有菜有馒头有粥。这里提供了火腿肠、方便面、热水,啥都很齐全,随便选,刚才还喝了奶。”
安顿下来的李宪珍一家很满足。“今晚就住在这,被子也是新的,挺好。”在李宪珍身后的临时床,由八张桌子组成,上面铺着软和的被子。整个教室有八张这样的临时床位,不少人正躺在上面休息。
作为本次安置受灾村民的最大安置点,济南章丘相公中学接收了近500名受灾村民,在这里也聚集了大量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中,除了政府工作人员、社工组织、爱心企业员工之外,还有一大半是相公中学的老师。暑假期间,老师们纷纷返校担当志愿者,还有20名学生也赶来担当志愿者。
下班后匆匆赶来送上衣服和食物
12日下午,章丘再次下起了雨。傍晚,一个男孩突然抱着一床被子走进了相公中学安置点。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大人手里也是满满当当,方便面、水、衣物等,拎着物品冒着雨匆匆赶来。
男孩名叫徐志远,“我们是章丘本地的,孩子知道了现在这边情况比较严重,让我们过来看看能不能送点物资帮上忙。”徐志远的父亲徐锋说,今天下班之后,就赶紧从家里带了羽绒服、被子,又买了点泡面和矿泉水,开车过来了。“希望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我们章丘的老乡渡过难关。”
过了暑假就上三年级的徐志远比较腼腆,只是在父亲说话的时候使劲地点头,但是在送物资的时候却冲在了爸妈前面。
在济南章丘相公中学安置点,源源不断有人送来爱心物资,许多提着水、被子等匆匆赶来的爱心人士把东西悄悄放下就走了。当有工作人员问名字做记录的时候,他们摆摆手,纷纷表示一点心意,不用写名字了。
不少附近的爱心企业也加入了送餐队伍中来。“我们准备了许多食物,发放完了酒店再做,再送过来发。”相公人家大酒店的工作人员说。酒店准备的菜十分丰盛,鸭子、藕片炒肉、卷心菜炒肉等每次都不重样,除了花卷、馒头、烧饼等主食外,还有热乎乎的粥。附近的美食城也拉来了饭菜。
渣土车挖掘机齐出动,填埋冲毁路面
在险峻灾情面前,还有不少民间力量自发加入抗洪救灾的大部队中。11日下午,章丘渣土运输工程公司成员济南双威、民辰等十余家企业,出动渣土运输车辆80余辆,挖掘机、铲车50余台,赶赴相公、绣惠、官庄等抗洪一线。通过渣土车拉取沙石料等填埋物资,他们填埋冲毁路面、堵断洪涝缺口,保证车辆行人安全通行。
在章丘的另一个安置点——日月潭养老中心,被救出来的村民们也在餐厅里吃上了热乎饭,“我们是相公庄七郎院村的,中午被救援车辆救出来的。”61岁的张先生说,救援时村里救援人员开车来回喊,见到被困群众就放上车送出来,“我父亲都80多岁了,他们很小心地把我父亲送到救援车上,又拉到这边,很感动。”
“一出来,就有热腾腾的蒸包,还有送盒饭的、送水的,接着就把我们送到安置点了,车接车送特别周到。”
在章丘普集街道68个村,都有不同程度受灾情况。特别是普集街道东河北村受巴漏河河水猛涨影响,最终河水伴着雨水直接倒灌入村民家中。
接到东河北村的求救电话后,章丘七中校长陆吉明立即安排总务处、安全办、办公室着手准备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受灾群众陆续被转移到这里来。
在这里,有些老人因为家里被淹心情急躁,学校老师忙着和他们聊天,安抚情绪,又从超市买来了矿泉水、热水壶、方便面、火腿肠、月饼等物品,发放到各位村民手中。
直击现场!
齐鲁晚报记者蹲守济南章丘相公中学安置点的12小时
12小时,时钟的一个对时。
在电视剧中,12小时可以挽救一座城;在防台风影响救援现场,12小时有很多可能,救援人员能救起无数条生命,全村人可以垒起几米高的沙袋墙;在受困村民临时安置点,12小时里的平静和温暖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作为本次济南章丘防汛防台风村民安置工作的其中一个安置点,章丘相公中学安置点因为安置460余名被困村民成为章丘目前最大的一个临时安置点,这里的十二小时经历着什么,400多名村民的状态和生活保障如何,又有多少人牵挂着他们呢?
晚上8点钟,志愿者为安置点村民分装早饭
12日晚8点
3岁娃就是不想睡
晚上的8点钟,对于章丘七郎院村的郝雪梅来说,本该是哄两个娃睡觉的时间,大娃现在3岁2个月,二娃2岁多点,但12日的晚上,一家人的生物钟都因为住进了相公中学安置点发生了改变。
二娃早已在姥姥的怀中进入梦乡,而大娃则明显很兴奋,“她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尤其是大晚上,这不也不睡觉了。”郝雪梅边说边提醒孩子不要乱动,因为他们晚上要睡的并不是普通的床铺,而是用6张课桌拼凑起来的临时床铺。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想着白天从村子里被救援队用铲车救出的经历,一家人还心有余悸,“一开始,我们只想让孩子出来,我腿脚不方便,后来救援队给我做工作,把我从家里背了出来送上铲车,孩子姥爷这不是到了下午才想通要出来,这才坐着救援铲车出来的。”郝雪梅说,被救出村子之后,一家人就被送到了相公中学的安置点,志愿者早已给他们安排好了床铺,为了照顾她还专门给一家人安排在了一楼,一家人还吃上了热乎乎的晚饭,就连临时床铺的褥子都是新的,只穿一件短袖出来的她还得到了一件新外套,郝雪梅说,这是她来这里之前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直到晚上9点多钟,在临时床铺上翻来覆去一个多小时后,两个娃终于都睡了,与很多村民一样,郝雪梅也要休息了,这一天的经历让她感觉太累了,她需要好好睡一觉。盖着暖和的被子,她很快进入梦乡。
晚上10点,志愿者为安置点村民分装早饭
12日晚10点
你安然入睡,我们为你备好早饭
从晚上9点半开始,学校大喇叭就提醒大家要尽早休息,无关人员要离开安置点,半个小时之后的教室安置点内,有的已经关灯,房间内传出很小的说话声,有的房间虽然亮着灯,但大多数人已经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而此刻的安置点大厅内,却比之前还要忙碌,有爱心人刚刚冒着雨送来了爱心物资,志愿者在忙着清点、卸车;有志愿者在劝说还没有入睡的村民要尽早休息;还有志愿者在整理明天的早饭。
“两个小面包、一盒八宝粥、两根火腿肠”这样的搭配在一起,就是志愿者们为安置点村民提前装好的明早的早餐,每一份早餐提前用塑料袋装好,“这样可以减少大家因为领早餐耽误时间,我们也比照名单按家庭为单位进行了包装,保证大家在早晨起床之后就能快速吃上早饭。”一名志愿者这样说道。
可别看这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近500份的容量还是让大家有的忙碌,整整一个多小时时间,大家才把村民明早的早餐备好,而此时11点多钟的教师安置点内,有的村民已经熟睡,打起了轻轻的鼾声,“他们今天一天也累了,但愿他们能安然入睡,能守护他们,也是我们尽了一份爱心。”志愿者们的心里都这样想。
13日零点
记挂家里,怎么也睡不着
零点,安置点村民大多已经安然入睡,也有一些没有睡着的村民在小声聊天。
实际上,在安置点接收的400多人中,大多是七郎院村以及东皋西村被救出安置的村民,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晚上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没有守在家里的夜晚,一些人因为心里的挂念怎么也睡不着。
已经是夜里12点了,家住东皋西村的高月一个人坐在一楼走廊的座位上,不停的翻看着自己村里的微信群,水还深不深?谁还没救出来?每一条信息都牵动着他的心。“已经出来半天了,外面一直在下雨,也不知道家里什么情况了。”没法回家看看,只能通过微信群这个唯一的手段第一时间了解了。
43岁的高月家里有两个女儿,一个19岁,一个12岁。“这次水太大了,我小闺女都不敢看,别说她了,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啊。”高月说,自己家紧挨着大街,家里进的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外面的大街上水却很深。“水又深,流的又急,我们在家根本不敢出来。”他说,村里从昨晚进行救援,自己的父母是昨天晚上通过铲车运出来的,今天中午,家里其余的几个人也都用铲车送了出来,直接送到了安置点。“现在父亲和妻子还有两个女儿都在这,中午晚上都吃了饭了,种类挺多,口味也还行。”
高月说,离开了家之后,他时刻关注着群里的情况,村里的领导也一直在群里和救援人员沟通,“有哪个人没出来,群里都会有人说,刚才十一点多的时候,我看群里说在村里喊话已经没人回应了,估计救的差不多了。”但是即使如此,自己家里的房子啥样了仍然牵动着他的心。“真的睡不着,我想的也比较多,还是有很多担心。”
深夜无眠的不只高月一个,整座楼已经随着黑夜的到来变得悄然无声,但仍有披着外套的村民不时出来走动,看看外面,再看看雨。“怎么能睡得着啊,家里什么情况了也不知道,就出来看看。”
13日2点钟
熬夜的志愿者,随时满足安置村民的需求
15岁的叶卓群是相公中学的学生,过了暑假就该上初三了。今天晚上,他和中学的老师们一起承担了通宵看守安置点的任务。“我是今天下午四点多来的,到现在一直都没睡。”他说,本来在家放暑假,前几天听说了章丘村里一些受灾的情况,又听同学说现在有人在自己就读的学校里住,就想着过来帮帮忙。
凌晨,志愿者们熬夜守护安置点村民的安全
“白天主要就是过来帮忙卸东西搬东西,有村民来了以后引导他们去教室,再给他们送去衣服、被子褥子和生活用品。”叶卓群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也希望自己能尽点绵薄之力。”得知自己要来学校帮忙,叶卓群的父母也十分支持,“家里人就说,去吧,这是干好事,自己注意安全。”
相公中学的李老师从昨天早晨来到学校之后,已经整整两天没有回过家了。尽管自己家步行六七分钟就到了,这个晚上,他也是在安置点的大厅里,守着这些爱心物资直到现在。
这次章丘受灾,52岁的他和妻子所在的另一个学校都被设置为了安置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两口子也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都觉得这是一件应该的事情。”
已经是凌晨3:05,二楼学校会议室临时改成的医疗服务室里,仍然亮如白昼。相公医院的靖冬梅大夫和一位大一的医学志愿者,接诊了一位因为腿疼睡不着的病人。问清情况又检查完之后,靖大夫赶紧给这位老人贴上了一块膏药,又让老人拿走了两粒止疼药。“这两天主要接诊的是感冒咳嗽嗓子疼这样的患者,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忘了带药的患者。”靖大夫说,医院里和几个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送来了一些药,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如果有严重的情况,可以直接送到对面的医院。”靖大夫说,能为这些受灾的群众尽一份力,就尽一点。
13日5点钟
陆续起床的村民
清晨5点钟,很多村民早早醒来
清晨5点钟,很多村民早早醒来。
天刚蒙蒙亮,门外蝉叫声不断,雨仍然下个不停。安置点一楼大厅里,已经陆续坐上了不少早早醒来的村民。医务室内,也开始有村民来找靖大夫看病。“在家里,我都是五点多起,今天早晨四点多就起来了,睡不着啊。”说道,正常在家起床后,下一把挂面,加上两个鸡蛋,吃了之后六点半就去腌咸菜的地方干活了,而今天虽然起得早,他也只能在安置点院子里站站,看看雨什么时候能停。
不到六点钟,下了半天一夜的雨小了很多,变成了毛毛细雨,志愿者们陆续赶来,大厅里开始熙熙攘攘,老人们醒来了,年轻人醒了,就连爱睡的小朋友也起来了……
大家聚在教学楼大厅前说着村里的情况,谁家地势低进了水,谁家地势高没什么事,村子里哪些位置以后是防汛重要点……此刻的他们此任何时候都挂家。
13日早6点20分
热乎乎的早饭,吃下去暖在心
伴随着大部分人的醒来,爱心人士的暖心早餐也送到了安置点,热乎乎的稀饭和豆浆,一大早烙好的大饼和煮好的茶叶蛋,加上昨晚志愿者加班装好的早餐包。大家有秩序地排好了队,吃饭对于大家来说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吃饱了,做好准备,等可以回村里了,有劲收拾。”一位村民边喝着热乎乎的豆浆边说。
“比我们在家吃的还要好,家里就是下碗面条,做点糊,这给我们发的有面包、牛奶、鸡蛋、粥。”虽然心中都还挂着家,但此刻吃上热乎乎早饭的大家,一直暖在心里。
七点多钟,外面小雨一直淅淅沥沥下着。大多数村民吃过早饭之后回到休息的教室收拾卫生,整理床铺,他们深知,安静和有秩序的等待,也是他们当下能做的。
六点多钟,爱心人士已经送来爱心早餐。
460多人,相公中学安置点也基本达到了最大容量,已经送到这里的爱心物资足以让在这里的村民不会饿着、渴着。但下着雨的院子里,不断有运输爱心物资的车辆到来,相关负责人不断接到电话,还有更多的爱心物资在路上。这不仅仅是一些食物和物资,更多的是大家的爱心和与受困村民一起度过难关的温暖和力量,这份爱最为珍贵。
延伸阅读——
济南章丘区相公庄街道皋西村最后一名受困群众被成功救出!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章丘区及周边县市普降特大暴雨,截至12日18时,全区平均降雨量330.9mm,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最大降雨点双山街道520.7mm,闫家峪488.7mm次之,城区明水429mm,全区18镇街均超过100mm,达到暴雨级别。本次过程降水量为自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一次降水。
面对重大灾情,章丘区全区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最大努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区委书记马保岭、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伟同志及其他区级领导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重要防洪工程、灾情突出区域等进行督导检查、应急处置。水务、应急、公安、消防、卫健、环卫等防指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到岗到位,赶赴一线开展工作;18个镇街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区内外专业救援队和志愿者赶赴一线参与救援;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温暖。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抗洪救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图片加载失败
特别在本次受灾最严重的相公庄街道皋西村,济南市主要领导坐镇指挥,章丘区主要领导组织救援,应急管理、公安交警、武警官兵、消防队员、医疗保障、志愿者等组成的救援队动用挖掘机、推土机、直升飞机、皮划艇、冲锋舟等专业救援设备,持续不断开展近30个小时救援。截至8月13日凌晨1时08分,皋西村最后一名受困群众被成功救出!
当地企业已捐救灾款千万元
救援物资抵达抗灾一线 / 夏侯凤超 摄
闽源钢铁和华明水泥有限公司率先自发捐款50万元、30万元,并迅速向受灾区域派遣救援车辆运送救援物资。截至12日17时30分,章丘企业界共募捐救灾款近1000万元,提供救援物资200余万元。
其中,明化集团捐款60万元,章丘鼓风机有限公司、圣泉集团、章丘运输公司各捐款50万元,华凌电缆、宇龙机械、山东科芯电子、伊莱特重工、百脉泉酒业、大汉塔机等企业各捐款30万元,百惠凯希汽车、明晟环保、新升实业、卓微电子、博科生物、美鹰食品设备等企业各捐款10万元……卧龙电气、章丘运输公司、济南纳鲁物流、天润水业、晶荣食品、一鲁食品、山东同富供应链管理、东海龙餐饮、冠成餐饮、健尔佳中央厨房工厂等企业已为受灾群众送去了盒饭、矿泉水、面包等应急食品。新华明集团、山东绿屏工业消防设备、济钢耐材厂、金梁公司、济南金禾建材、济南圣科等企业无偿提供水泥、编织带、砂石等抗洪物资及空置厂房作为受困群众临时安置点。山东重联起重、胜宇公司、新联大物流、章丘杨胡合鑫车队纷纷派出救援车辆和救援队伍赶往抗灾第一线!
目前,爱心接力仍然在继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倩 夏侯凤超 赵伟 石剑芳 支倩倩 于悦 通讯员孟凡庚郭广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