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中华水塔”碧水东流——中国三江源生态保护报告

法律法规网 作者:小柯
来源 来源: wbtt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9-09-14 05:38:54  评论(/)
//+function () < var box_id = "videobox_" + parseInt(Math.random() * 100000000, 10) document.write('') krv.init()>()//

⬆️这是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长江正源沱沱河河道(8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高山群岭耸竦,冰川湿地绵延。在4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溪流、沼泽、湖泊交织、汇集,形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奔涌而出。

三江源,活水千百年流淌不息,孕育滋养着中华乃至亚洲文明。曾几何时,因人为活动、过度放牧、自然变迁,这片原始沃土呈现退化、沙化危机。

⬆️这是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一处遭鼠害破坏的草场(2015年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2005年,我国正式公布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总投资75亿元,实施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项目兼顾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生产布局多方面。14年来,国家在三江源地区持续投入逾180亿元。被称为“西部人才洼地”的青海省,举全省之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增效提质。

如今,记者已频频在黄河源见到及膝高的大片草原,在澜沧江源遇到钻不进人的密林,在长江源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广阔湿地。三江源这块“巨型海绵”再度丰润充盈,涵水造水能力稳步提升。

⬆️一只藏羚羊在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觅食(2015年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记者采访过的上百位三江源牧民中,不少人都说“草高了、水多了、风沙小了、气候好了”。天蓝、水清、草绿的景象在三江源多地显现,一度藏匿消失的野生动物,开始大规模出现在人类视野。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确保“中华水塔”碧水东流——中国三江源生态保护报告

文字记者:江时强、陈凯、李亚光

视频记者:王艳、李亚光​​​​

tags: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