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8月,北京市PM2.5浓度42μg/m3,同比下降14.3%。这背后离不开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持续加码的工作,在黑夜里、高温下、寒风中的责任与坚守。他们接触最“脏”的污染,却还给首都人民最“蓝”的天空。
树标杆做表率营造高压执法态势
两高司法解释和行刑衔接办法实施初期,如何发挥作用,北京各个区局心里没底,都盯着市环境监察总队。总队迅速成立专班,筛查数百个举报线索,摸排几十家污染源,锁定了一家企业,与公安组成联合执法组连夜蹲守。
凌晨1点悄然出现的垃圾车引起执法队员的怀疑,联合执法组迅速拦下,发现装着的是废漆渣。执法队员马上进入厂内,进行询问,收集证据。负责人低头承认了长期违法倾倒废漆渣的事实。最终,涉案三人以涉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被警方刑事拘留,打响了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行刑衔接“第一枪”,给全市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立起标杆、做出表率。
新环保法颁布施行后,30多部配套法规和标准发布实施,总队以敢于“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最短时间内办成了行政拘留第一案、刑行衔接第一案、按日计罚第一案,有力推动了新环保法在全市的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案件2万多起,处罚金额近8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25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67起,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分子,营造了高压执法态势。
重剑无锋担重责 舍我造福千万家
彻夜蹲守抓现行、连续作战不休息,成为总队近年工作的常态。在空气重污染期间,执法队员每天奔波在各区的工业企业、施工工地上,只为争取时间多纠正一起违法行为、多苫盖上一片裸地,让累积的污染物总量少一点、再少一点。这样朴素的想法激励着总队的执法队员白天黑夜连续奋战。总队的徐瑞果和董金斌执行任务整夜没合眼,在返程车上睡着了;蔡金娜由于连日执法劳累,右眼严重充血、眼球呈深红色;年近60的刘平一连在办公室睡了好几夜。
目前,总队30至40岁的年轻同志有36名,占到一半,孩子大多1岁到10岁,正需要父母。但环境执法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把所有休息时间给予家人,而是要献给首都的蓝天碧水,守护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生活。
有底气接地气做蓝天的守卫者
常加班、战严寒、斗酷暑,总队的执法队员都无怨无悔,即使面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也决不退缩。总队的崔玉曾在值夜班时接到一家单位夜间违法生产排污的举报。他和执法队员立即出动,现场浓烈的油漆味、令人窒息的木屑粉尘扑面而来,没有任何污染物收集净化设施。正准备依法处理时,一名浑身酒气的男子突然冲上来喊:“停了可以,以后工资你们给,都别出去”,说罢便锁住大门。执法队员被困厂院,黑夜寒风刺骨,还有几名醉醺醺的工人拿着木棍、铁锹打转,栓着铁链的大黑狗凶狠地乱吠,直到几个小时后警察出现才得以脱险。后来,该单位因违法排污行为受到处罚,执法队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负责人终于认识到错误,主动配合处罚整改。
类似的事情,总队的执法队员大都遭遇过,闭门拒检、放狗咬人,辱骂、威胁、恐吓,都没有吓倒他们,因为大家心中秉承着一个信念:要做环保法律的忠实守护者,要用无畏的精神,维护生态环境执法的威严。
敬终如始守初心,凝心聚力担使命,这是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的集体心声。他们用忠诚诠释初心、用担当践行使命,努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捍卫环保法律尊严、打赢首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懈奋斗。
供稿: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