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旅行社内部调整重新洗牌是否合理十分关键,这也是旅行社提高品质理念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了旅游市场秩序是否亟待规范。
期待
还游客一个自由的旅程
吴女士是聊城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老教师,每年的7、8月份暑假期间她基本都会出去旅游。当被问及是否在游玩过程中有被强行购物的经历时,她打开了话匣子。
“在旅聚集业里这是公开的秘密,游客心里都很清楚。”吴女士介绍说,2011年她和朋友报了济南的一家旅行社跟团去香港旅游,到达香港后,每到一个购物点游客都会被要求购物,同行的一位淄博朋友全家甚至花了40多万元,刷爆了3张银行卡。
“我认为这种情况(强制购物)在哪儿都一样,外国也不例外。”曾在韩国留学的小琳告诉记者,2011年7月份母亲去韩国找她玩,她当时在网上团购了一张比较便宜的去济州岛3天2夜双人旅游券,到达济州岛之后,韩国的导游同样要求她们购买指定商品,让她们感到无可奈何。
当日,记者在聊城春秋旅行社有限公司看到,一个小时内有10多位旅游者来咨询旅游情况。
付大爷是这里的常客,对于新《旅游法》有一些了解,他说:“新《旅游法》还是好呀,尤其是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跟个团老跟不上,导游还不等我们,想在历史古迹处休息一会也不行。”
“上个月刚报了一个从甘肃到青海湖玩的旅游团,一人玩3天花320元,本来说好住的是四星级宾馆而且管吃,结果到了那里只是一个很偏僻的小旅馆,因到旅馆时已经是晚上8点,所以不管吃了每人只退了10元,结果我们走了3000米的路才找到吃饭的地方,回来已经快12点了,宾馆里的电视都是收费的,宾馆里虽然有插头,但不能充电,只能在楼道里充会儿电,烧热水。”经常出门旅行的陈女士谈及上次的旅行经历气愤地说,去青海湖的路上他们一直在参观一些西部最大的首饰商品店,想在车上休息一会儿也不行,旅客必须全部下车,导游还不时地在旁边催他们,希望他们能买一些商品,本来已经到了开车的时间,却因一个旅客买饰品最低耽误了半个小时,其间,导游不但不催促反而一直帮旅客挑选东西,完全不顾全车旅客的感受,大夏天热得全车人直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