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于你刚刚讲的,我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电商领域的,它是以B2B 为主还是其他的?
黄秀兰:其实都有。大概在08、09 年的时候,B2B 占主导,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中国很多供应商还是以批发的形式卖给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零售商,后者买回去以后再卖给消费者。像阿里巴巴、Made in China 和Global Market,这些公司都是B2B 的,这些都是我们的长期客户。
但是到这两年是以B2C 为主。像阿里巴巴,这两年发展快的外贸实际上是Aliexpress.com (全球速卖通),这就是直接针对消费者的。除了Aliexpress.com,典型的还有像兰亭集势、DHgate。 2007 年成立的兰亭集势目前已经在纽交所上市了,当它还是六、七个人的团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跟他们合作了,到现在公司已经快上千人。
记者: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游戏领域的,你说它最近几年有了比较大的海外化趋势,这有没有一个具体点的时间节点?
黄秀兰:我觉得2013 年它们就开始增长了,2014 年算是爆发。应该说,它是伴随移动互联网起来而起来的。中国有大量的游戏应用开发商,有手游,还有一些页游都希望被推广到海外。这典型的客户包括像昆仑、IGG、智明星通等等,有一大批专注做出口的游戏公司大部分的营收是来自海外。
记者:你刚才说中国企业要去国际市场会遇到一些问题,那这些问题主要是什么呢?
黄秀兰:它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吧,首先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实际上没有什么品牌知名度,你看华为这么大的公司,在中国应该是家喻户晓,包括它在欧洲原来的电讯设备方面市场占有率也蛮高,但它因为是一个B2B 的产品,当它做手机的时候是没有人知道它。第二是怎么把中国的产品卖到海外去,怎么找到买家和用户,怎么定位受众,这也是他们面临的问题。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通过参加展会这样低效和受惠率非常小的方式实现,所以无论如何得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第三个是对市场并不了解,其实很多做外贸电商的人都没有出过国,也不会讲英文,但生意还是要做。
记者: 那Google 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
黄秀兰:首先是Google 有很多免费的工具跟产品可以帮这些客户了解海外市场、消费者行为偏好、哪些市场什么东西好卖,以及一些季节*的因素。
比如Globle Market Finder,这个产品是帮助企业对一些新市场进行调研,比如说一个企业想进入巴西市场,它就可以用这个工具看一下在这个市场什么产品有多少人在搜索,有多大的量等等,开拓一些新市场。另外,还有Google Insight for Search、Google trends、Google Analytics 这些。另外,我们的销售团队还帮客户做海外的数字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