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主动脉瓣膜狭窄免开心,台大用“铜线+导管”装支架。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道
88岁的杨爷爷喜欢游泳健身,但5年前却开始常觉得胸闷,爬2层楼梯就觉得喘,就算放了永久*心律调节器,依然未见改善。后经心脏超音波检查,发现其罹患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虽经药物治疗,病况仍持续加重,最后是在2013年转入台大医院接受“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植入术”,利用铜线将支架经动脉送入心脏,撑开硬化的瓣膜,才让他恢复正常生活。
台大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高宪立表示,主动脉瓣膜狭窄是老年人常见的退化*心血管疾病,好发在6、70岁以上的族群。过去以“开心”手术置换人工瓣膜,是有效缓解心衰竭症状、延续病患寿命的唯一选择,但许多患者或家属会以“太老了”、“开刀很痛苦”等理由拒绝手术,使得患者的平均余命仅剩下2年。
传统开心手术与T**I手术伤口差异。
为了降低患者的抗拒心理,全世界医生皆致力于尝试各种方法,希望透过非开胸的方式,置换心脏瓣膜,直到2002年法国Cribier医生发表第一例成功案例以来,对于有合并多重内科疾病的高手术风险族群,T**I的疗效已明显优于内科治疗,术后成果也和传统开心手术旗鼓相当。
高宪立说,T**I的手术方式,是在大腿鼠蹊部开0.5公分的小洞,将人工支架瓣膜与气球,透过铜线经动脉送入主动脉与左心室的交接处,在完成订位后始利用膨胀的气球撑开支架,使之固定在狭窄的瓣膜处,让血液能够顺利从左心室输出,让患者不再胸闷,瓣膜平均的压力差,也可从72mmHg降至9.6mmHg。
台湾共有3项合法上市的瓣膜支架。
目前台湾共有3组合合法的瓣膜支架,台大医院皆有引进。自2010年院方、结合心脏内科、外科、放射科及麻醉科等医生开始做T**I以来,总共有101位年长的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换病患成功经由心导管方式植入组织瓣膜,病患平均年龄为82岁,其中有12位是9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还有一位是101岁的人瑞。
高宪立说,目前T**I手术成功率是99%,术后30天死亡率为0%。唯一一位失败的患者,是因为大腿血管问题无法植入导管,但就算失败,也没有明显的后遗症。由于手术采麻醉阻断鼠蹊部局部神经阻断技术,让患者能在无需插管且意识完全清楚的状态下全程进行,免去年长患者插管的通苦,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因全身麻醉醒不过来。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2小时,伤口0.5公分,住院天数平均5~7天。
杨爷爷在2013年做完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又可重返泳池当水中蛟龙。
杨爷爷在2013年10月24日接受手术后,住院5天便顺利出院,2个月后就便可再回到游泳池当水中蛟龙,术后至今2年半,也未有任何并发症产生,今日也在记者会上感谢台大医院团段。高宪立说,目前T**I并无健保给付,手术费加医材费约130万,目前已请健保局评估该项目,希望未来能有机会纳入给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