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伊丽娜(化名)简单询问了赵女士的日常饮食情况,经过检查,告知胃部有压缩并无宫缩,不排除胃肠道反应。在此期间,孙先生请求对妻子进行剖腹产,但伊丽娜(化名)表示“夜间医院人员有限,建议明天进行剖腹产”。
产妇家属发现病历存在造假 院方竟称不清楚顺序错误
“医生是专业人士,我们懂得不多只有信任。”孙先生回忆道,4月14日凌晨4:50,大夫给妻子进行了内诊检查,检查后发现**有红*血迹,随后又反复听了五遍胎心。其中两台机器坏了,最后一台小机器监测胎心为68次每分钟。之后妻子就被推入了产房,可最终等来的却是胎儿生产“遭遇”死亡的噩耗。
随后,孙先生向医院提出出具妻子的住院报告,“一会说在三楼,一会儿说四楼,等找到的时候正好碰到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病历上签字。”
孙先生说,自己拿到病历记录的那一刻彻底傻了眼,“病历中写道,孕妇因惧怕疼痛拒绝配合检查治疗,遂给予硫酸沙丁胺醇片4mg口服抑制宫缩,用药后宫缩未减轻,经反复劝说后于4:55行内诊检查”。
明明是先让妻子吃了药之后才进行了内诊,怎么到医生这里就颠倒是非了?孙先生质疑医院对妻子的病历进行了造假。
在家人的一再要求下,为了还原事情真相,4月14日负责当晚值班的医生及护士以及孙先生等进行了一次公开的对证,三位当事人分别叙述了当晚的情况,最终医院对病历出具了修改说明,并在修改说明上签字盖章,而这个过程孙先生的家属全程进行了视频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