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私营培训行业圈钱乱象:预付款“利息”抵学费 [热事件]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中时电子报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6-07-01 15:56:45  评论(/)

制图:李姿阅

钱被骗了是小事,我们可以慢慢挣慢慢缓。关键是孩子马上就要高三了,我们把宝都押在这个学校了,太闹心了。

整整两个小时,老李(应当事人要求采用化名)抽了一整盒烟。这几天,他和近百位受骗家长往返于培训机构、教育主管部门之间,身心俱疲。

上周,全国连锁的教育培训机构聚智堂突然停业,负责人涉嫌跑路。聚智堂天津校区的品牌才智教育的十几家培训点也全部关门大吉,人去屋空。大量交费后还没上完课甚至根本没来得及上课的学生和家长成了受害者。与一般的预付款消费产生的纠纷不同,聚智堂大量的学生动辄就有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更高的预交培训款无法追回,老李和他的女儿就是受害者。

5万元、10万元存学校,利息可抵学费

今年春节之后,老李带着上高二的孩子来到聚智堂天津校区咨询培训事宜。

孩子是艺考生,也就是说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到明年3月份基本上都要忙着艺术专业考试。为了保险,一般都会提前联系好文化课的培训机构。老李告诉记者,这也是很多高考艺考生准备文化课考试的方式,到了校区之后,他们先给孩子安排了个测试,然后就开始向我推销感恩免费学套餐。

老李说,除了与大多私营培训教育机构类似的、一对一按次数付费的培训之外,聚智堂的特*就是推销人员所说的感恩免费学套餐。这一模式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套餐包括1万元赠送800元课时费、2万元送2000元课时费、3万元送3600元课时费等。如果一次*签5万元及以上的套餐,赠送课时费比例甚至会达到15%,相当于家长向聚智堂缴纳不同金额的本金,按一定的利率产生利息,但是此处利息不是金钱,而是聚智堂推出的不同课程。学完到期后,聚智堂承诺将返还家长本金。

说白了,就是我们到聚智堂存钱。一年或者半年之后取出来本金,利息就是聚智堂的课程。存钱越多,送的课程量也越多。老李说。在推销人员的再三劝导之下,老李交了5万元学费,拿到了缴费合同和收据,并约定今年暑假开始上课。

如果孩子上课效果可以,我还打算再存10万块钱。老李苦笑,亏了没等到那一天。据他了解,仅聚智堂天津贵州路校区部分家长自行统计的结果,无法退还的预交培训款已达数百万元。

学校、企业双重身份,加大监管难度

现在想想,这其实都是他们设计好的陷阱。老李懊悔不已,存5万块钱,赠送的课也就30多节,如果你感觉还不错,肯定会继续存几万块钱甚至更多,换更多的免费课。这样就掉进他们的坑里了。

起初对聚智堂的收费模式也有过怀疑,隐约也想到这钱可能会被拿去放贷或者做资金运营。但后来觉得,他们的知名度还不错,孩子又马上要上高三了,就还是交了钱。老李说,让他彻底放下心来的,是聚智堂推出的保名校套餐:如果学生没考上约定的学校,学校承诺退还全部学费。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还有什么不信的?

其实,聚智堂这次的突然停摆,反映出整个私营教育培训行业近几年的乱象。一位曾在国内某著名私立培训机构天津分校任校长的人士分析,2010年开始,国内的私营教育培训行业纷纷从传统的大班大课,向私人订制的一对一精品、高端课程转型。尽管一对一的课程往往收费数百元甚至更高,但是由于占用了大量的师资、场地,因此对机构的盈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营销、轻教学、只签大单和长单。

在他看来,聚智堂事件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中,尤为恶劣的是利用家长和学生重视成绩的急切心情,以教育为名、行敛财之实。毕竟教育和金融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监管体系。而私营教育培训机构既是学校,更是企业。他们的双重身份,对于监管并不是什么好事。比如我可以先到工商部门注册教育咨询公司,再以教育咨询的名义开展培训,谁都说不出什么。

直到5月17日,上午有媒体曝出北京校区停课的消息,家长们还存有一丝侥幸。天津20多家校区也都贴出公告停课自查,家长才感觉大事不好。连他们自己的老师都傻眼了,自己前一天还在正常工作,转天就失业了。据说他们也有人买了聚智堂的产品。老李等家长按照通告上留下的朱总和杨总的电话拨了过去,根本无法接通。

钱我不急着要,慢慢还也行。但如果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孩子的复习,我真不知道咋办才好。老李最后跟记者说。

目前,天津警方已对此事立案调查。(本报记者靳博)

tags:预付款   圈钱   利息   学费   私营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