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什么不会被淹?青岛德国下水道真相揭秘!

法律法规网 作者:小柯
来源 来源: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6-07-15 06:52:24  评论(/)

 1.jpg

每次有国内哪里发大水,网上都会有人提起青岛的下水道有多么多么的好,理由是,德国人在青岛待了17年,他们没修别墅没盖大楼,却费了非常大的力气,把青岛的下水道给修好了,到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青岛仍然是一个不会遭雨淹的城市。诚然,多少年来,青岛从未遭受过像别处一样的严重内涝,但这些功劳,真的是德国人的么?

近日,记者来到青岛市市南区安徽路,这里的地下就是100多年前修建的德国雨水管网,目前仍在正常使用中。从安徽路一直往南走,来到青岛前海一线。下到海边,记者看到,德国地下管网的入海口非常大,高度约3米,三四人可以并排出入。

在入海口地面上,可以看到有水正从地下管网中流出。记者从入海口处走进去,发现里面像一个大的窑洞,很深。在管网内部地面上,可以看到水槽中的水正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青岛市南部沿海的“德国管网”,就位于著名的栈桥附近。从管网内部构造看,整体用大石和混凝土构筑,斑驳的墙面上可以看到历经百年的历史痕迹。

“原创”排水系统先进完善

青岛如今的排水系统,德国管网功劳占多少?记者从青岛市水务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青岛排水网总长近7000公里,其中,市内三区共有排水管道3000公里左右,而目前保留下来的德国地下暗渠仅剩约3公里。青岛之所以能成为“不怕淹的城市”,建国后青岛人“原创”的排水系统功不可没。

青岛市水务集团排水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青岛不断加大排水系统建设力度,截至去年底,所辖六区的建成区面积约566.37平方公里,排水管网总长度约6993公里,建设标准和密度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完善的排水系统是青岛免受内涝的重要保障。

记者调查发现,青岛排洪畅通不仅依赖于有效运转的排水系统,还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水文条件等重要原因。

青岛三面环海,40%以上地形为山地丘陵,这种特殊地形使降雨经地面径流快速汇入大海。

独特的气候水文条件也使青岛较少遭遇集中的强降雨。青岛中心城区地处温带季风区域,同时又具有显著海洋*气候特点,雨热同季,降雨时空分布相对均衡。另外,与南方城市相比,青岛极少出现台风、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

97%管网采用“雨污分流”

青岛市防汛部门表示,其实青岛并不是不怕淹,遇到风暴潮与强降雨叠加、台风过境或天文大潮,防汛压力也很大。在防汛前,青岛市会组织人力彻底清理所有地下管网;汛期中,针对一些洼地等重点防汛点,派专人值守,出现积水立即处理。

记者来到紧邻青岛奥帆中心的南京路雨水暗渠,这里是青岛东部新城区最重要的一处雨水排海口,共有3条暗渠的雨水汇集于此,进入大海。青岛新建、改建的地下管网中,97%都采用了“雨污分流”模式。

在五四广场附近的一处地下排水暗渠,记者发现,排水暗渠岸边的标示牌上,标注着城管、水务部门的热线,确保暗渠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维修。在青岛市南部沿海,大大小小的暗渠口有二三十个。

专家表示,虽然大部分“德国管网”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雨污分流”等模式留下了很多可借鉴之处。目前青岛的地下管网系统其实已经充分借鉴了德国经验。

tags:青岛   下水道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