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身份网贷50万 [哈哈镜]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玩转帮会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6-10-10 16:53:03  评论(/)

今日,湖南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杨云正式回应该校学生黄某利用他人个人信息贷款事件,明确的表示涉事大学生已经休学,同时也已与帮其借贷的5名该校同学达成相关还款的协议。

近日,湖南的十多名大学生被湖南文理学院大四学生黄某利用他们的个人信息贷款50余万元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被卷入此事的多名学生称,去年至今,黄某以自己钱不够花为名向要好的同学求援,提出借钱要求。当对方表示没有足够的现金时,黄某便提出可以用网贷平台进行贷款帮忙。多名学生指出,网贷平台在接收到申请学生的照片、学生证、身份证及银行卡信息上传后即成功完成注册,随后就放款。他们将钱取出转给黄某后,由黄某再每月进行分期还款。但因黄某使用了多个同学的身份进行贷款,且已欠款十几万元未还,导致“帮忙”的同学面临巨大偿债压力,因此事发。中金网10月10日

“帮忙”借贷的一名学生称,黄某生活奢侈,常买昂贵的名牌衣服和鞋,并在外租房生活。

对于外界传言学校因黄某存在债务纠纷决定从10月1日起让其休学的说法,杨云予以否认。她说,有媒体称黄某借用了该校十多名学生信息网贷的消息不实。学校的调查是,只有5名学生涉入此事,其他十多名学生是黄某初高中时期的同学,在长沙等地读书。据校方了解,黄某的总计借款金额为30多万元,另有十多万元利息未还。黄某的父亲为此来到学校,称自己无力替儿子还钱,已经成年的儿子会承担相应责任。

杨云说,校方没有提出让黄某休学,是他自己与“帮忙”借贷的学生达成了协议,离开学校外出打工赚钱偿债。

她表示,学校曾在许多场合告诫学生警惕校园贷的风险,“但两万多名学生,根本无法防控”。记者试图联系黄某,但因对方手机关机而未成功。

网贷案件特点分析

一.作案手段

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发布贷款信息,以快速提供贷款、无抵押担保、给予好处费、无需还款为诱饵,利用大学生在校用钱心理,骗取大学生个人信息,利用其身份办理贷款,拿到贷款后便失去联系,或者帮大学生成功贷款后,冒用大学生的身份继续贷款,另外以提供贷款前需收取担保金、人身保证金为借口,反复要求受害人汇款。

二.案件特点

此类案件迷惑*强,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不法分子与受害人无过多正面接触,作案手段比较隐蔽,待受害人上当受骗后便失去联系,使案件的侦破难度较大。且此类案件作案获利快,作案又不受地域限制,不法分子可反复、大范围作案。

三.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银行业务、金融知识了解不够,防备心理不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些大学生受物质诱惑,希望赚取好处费或者攀比用高档手机、电脑,辨不清真伪,盲目相信网上贷款会帮其解决资金问题,是犯罪分子容易得手的关键所在。

校园贷款的危害

一.校园贷款具有高利贷*质

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二.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三.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四.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请大家要谨慎办理“网贷”、“小额贷”,切勿因他人劝说或被所谓的“好处费”等蒙蔽,以自己的名义办理贷款给他人使用或为他人提供担保。如需办理“网贷”、“小额贷”的务必咨询家长和银行,谨防被骗。

网络贷款危害的实例

事件回顾:

案例一、长沙一高校学生陷“贷款购手机”骗局40多人欠下37万元

长沙某大学40余名学生被骗,这些被诱骗的大学生分别贷款购买了一到三台不等的苹果手机,总共购买了66台,每台的市场价都在六千元左右,办完贷款购机手续后,手机没拿到,却背负了一身的欠款。总欠款额度达到37万元。

案例二、大学生请同学出面贷款20多万拿去赌球血本无归

杭州某大学生谎称家里开船厂,在新加坡有酒店,兼之出手阔绰,是同学眼中的标准的壕,在取得同学信任后,以做代购生意,向家里证明自己的能力,但缺乏启动资金为名,骗取同学帮他到互联网金融平台贷款,拿到钱后却用于赌球,最终全部输光。据悉,被骗学生多达40余人,被骗贷款最多达数万元。

案例三、大学生买手机贷3万滚成70多万负债

湖北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去年10月为了购买苹果6手机及其他消费,申请网上贷款。随后,经过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其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原始金额仅为3万元。

案例四、河南一大学生以同学名义贷款百万终以命相赎

郑州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在校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畸形的消费需求,并且参与非法赌球活动,利用同学的身份证件骗取校园贷款,最后因债务缠身无力偿还在山东青岛跳楼自杀。

网络贷款、校园贷款、分期付款那么到底有哪些风险呢?

1.这种小型借贷公司多为非法民间借贷组织,借贷手续不规范,不合法,并伴有利息高、暴力收账等*质特点。

2.当你无法支付高额利息时,便以不法手段去威胁甚至勒索你或者你的家人、担保人。

3.一些借贷公司还是分期平台,并没有在用户申请分期时,主动、明确地告知逾期还款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或者将要如何赔偿。这也让一些同学并不清楚拖延还款要负担多少,导致一些学生借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4.协议诸多陷阱:有些平台的利息并不低,而且学生签署的协议里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如果不认真阅读根本无法理解,稍不留神就会吃亏。

5.贷款前先交押金,却再无下文。

tags:奢靡   借钱   身份   生活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