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网约车的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公交优先”吗 [哈哈镜]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玩转帮会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6-10-11 08:20:04  评论(/)

“北上广”三地的网约车新规出台,遭致了不少议论。一项“征求意见稿”被各种观点评议其实很正常,不然怎么算“征求意见”呢?何况,涉及各个群体的公共政策,总是众口难调。只要利益诉求多元,就不会有百分之百满足所有群体的政策。要有“最优解”,各方就必须有充分的理解、让渡甚至妥协。这个妥协,围绕的是“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就是公共利益。有一点必须提醒,公共利益所包含的人群,可不光是使用网约车的人,还要包括从来没使用过网约车、甚至一点都不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弱势群体。

从个人享受的层面,网约车是一个好东西。

这么看,滴滴那篇言辞犀利、声张权利却不提责任的声明,就实在有些咄咄逼人,何况还有大量硬伤——你说“几十万人失业”,但怎么不说“几十万人”本就不是正规就业呢?你说网约车是“共享经济”,可怎么“以分享闲置资源”为标志的共享经济,到这里却成了快速盈利的产业了呢?

这些疑问,滴滴没有回答,网上已经有逐条的批驳。我们想提的,倒是两天的舆论喧嚣中很少被追问的问题:网约车真的多多益善吗?

它的背后,是一个被忽视的背景:

在上海这样常住人口超过2415万、面积只有6340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市,交通出行的政策导向应当倾向哪里——出租车?网约车?还是公共交通?

是,有一个平常人们时时挂在嘴边,却很少在关于网约车的口水战中拿出来想一想的词:“公交优先”。理解这四个字,才算理解了网约车新规的本质。

网约车新业态的确深刻改变了人的出行方式。我们都觉得网约车让出行变快捷了——如果我们已经习惯出门就“滴滴”的话。但我们极少追问,这样的快捷究竟是不是好的?

技术都有两面*。赫胥黎说过,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一眼看去就让人心生怀疑的人。当人们沉醉于一种新技术带来的便捷,常常会忘记反思技术本身的正效应与负效应。而这个时候,偏偏是最需要反思的时候。

从个人享受的层面,网约车是一个好东西。即便当它已不再属于真正的“共享经济”,看起来它依然是一个好东西。尤其当网约车平台大把撒钱补贴,令车费大大低于出租车时,这种价廉物美的服务简直就像免费午餐。

但问题是,看上去的“免费午餐”或“低价午餐”背后,往往藏有悬疑:今天“免费”等于永远“免费”吗?这要打上一个大问号。你我享受了“免费”等于所有人都能享受“免费”吗?这也要打上一个问号。更大的一个问号是,局部的“免费”和便利,是否需要我们在更广的空间和更长远的时间内付出代价?

看网约车,先前的“准免费午餐”如今已经在慢慢变味。平台不可能永久补贴下去,资本的天*是逐利。当前期通过竞价手段刺激并占据市场后,日益形成事实垄断的网约车平台,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今天你我打“专车”,已经不如一年前那么便宜了吧?你也受过高峰时期、偏远地区价格肆意翻倍之苦吧?

事实上,廉价本身是不可持续的,而即便是持续廉价,整个社会需相应付出的成本也绝不廉价。

网约车起始于社会车辆在冗余时间内的存量资源共享——上下班路上,我顺路带个一差,填补一点油钱。这是共享经济。但当大量并不持本地牌照,亦没有本地户籍,甚至此前从未在本地居住和工作过的人,发现网约车是一条快捷的生财之道,便开着车从老家来到“北上广”做起全职生意,它就与“共享”再无关系。它们实质上就是出租车——没有营运资质、没有任何门槛、也几乎不负任何责任的出租车。对所在地,它们也没有税收贡献。但这些网约车的日常营收,却占用了所在地的大量资源。

对一个旨在控制特大型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的地方,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大量网约车涌入直接导致道路资源的紧张和排放加剧,这都是显见的成本。另一个巨大成本是不可控的安全风险——数据显示,2016年1月1日至9月29日上海共受理网约车投诉37460件;2016年以来,涉及平台、专车、软件的非法客运案件3331件,其中大量因为车与人均不在上海注册登记,监管部门无迹可寻,结果成了没头没尾的悬案。

最深处的成本,来自人的出行习惯的改变。

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约车带来的低成本福利,便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小汽车出行,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公共交通。于是,我们的城市,便将成为一座彻彻底底的“汽车城市”。

汽车城市意味着什么,早已无需细说,50年前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都已经尝到小汽车过度发展带来的苦痛——交通拥堵、排放加剧、城市运行成本节节攀升。我们已经经历了小汽车的持续激增,每个人出行方式的改变背后,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城市病。

据统计,目前全市注册小客车已达247.4万辆,又由于中心城道路设施规模基本在2020年到达峰值,因此可认为中心城小客车容量已基本到顶。而单从路网容量角度看,继续无限制地鼓励小汽车,在上海也将无以为继。据交通委的预测,设定全网快速路系统的极限拥堵比例约为20%,地面主次干道临界车速约为15公里/小时,预测中心城车辆的极限使用量为250万辆。也就是说,再多的车,已经开不进来了——开进来,就是更无尽头的拥堵。

根据多方调研,目前在上海,主要打车软件平台上注册车辆数达到90万,但实际接单的车辆规模约为15-20万辆/日,客运量约在55万人次/日左右。就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而言,约新增加交通量250万车公里/日,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及近效区范围,如不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将会对本来已经拥堵的道路交通、对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支付更加高昂的社会成本。另一个数据是,从2015年5月互联网快车出现开始,北京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较去年同期约上升13%,其峰值拥堵程度也频繁刷新纪录。

这个时候,就必须重新审视人们的出行方式:是继续享受小汽车的“恩惠”,还是换一种方式?这就有了“公交优先”战略。对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鼓励公交出行而不是小汽车出行,是唯一看得到出路的选择。

事实上,包括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等一众全球城市,“公交优先”都已经成为基本的治城理念。在这些地方,公共交通是人的基本出行方式;相应地,公共交通的规模更大,而出租车的成本更高。

我们可以列举一组出租汽车同公共交通的规模比,也即人们选择的出行方式结构比例。这里的“公共交通”仅涵盖快速轨交(地铁)和公共汽车、电车,不包括轮渡等等其他方式。结果是,伦敦出租车与公共交通规模比为1:18.7,香港是1:13.7,新加坡是1:6.9,而上海则是1:4.5。

显然,在上海,公交出行的愿望仍不强烈。而事实上,现在上海的公共交通资源,已然取得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上半年,轨道交通里程(含磁悬浮)达到617.53公里,中心城600米半径覆盖率为38%;地面公交线路1437条(其中,最后一公里195条),中心城500米站点密度达到91%,公交专用道里程为312公里,平均运行速度达到15.5公里/小时,86.4%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走1-2分钟(100米范围内),就能找到地面公交站点和线路。但是据统计,2015年,全市公共汽(电)车高峰小时高方向高断面(三高断面)满载率为63.7%,轨道交通三高断面满载率为101.9%。对比国际上同类城市,这样的满载率并不算高,尤以地面公交,依然存在大量闲置。

而对旨在以“公交优先”来扭转城市交通困局的大城市而言,让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持续增高,并将集中于小汽车的出行需求尽大可能地转移至公共交通,便是根本的政策导向。提升公交的里程数、通达*和服务质量,是一个方面;而通过抬高成本、提升门槛等方式对小汽车进行流量限制,则是另一个方面——这里的小汽车,当然包括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

提升公交服务,和限制小汽车流量,本身是并行不悖的事。只顾其中一头,或是用其中一头的局限来反对另一头的探索,都不符合理*。既然认定“公交优先”是对的,那么弄清出租车、网约车同公共交通之间究竟属于何种关系、分属何种层次,就是自然而然的事。答案很清楚,网约车绝非“多多益善”,乘网约车出行本也不该是“主流选择”——当然,出租车也一样。

这样,针对出租车和网约车的管理,都有一个正本清源的目的。网约车要改,出租车也要改,这既是为了规范经营秩序,也是为了优化市场格局。这件事情,说来说去似乎复杂,其实道理也清楚:让好的留下,把不够好的变得更好,把不好的去掉——无论网约车,还是出租车,还是这座城市要处理的其他事情,都是这个道理。

去伪存真,激浊扬清,这可没什么门户之见。文/吴泯

tags:大明   湖畔   出门   记得   公交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