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完节目,女儿突然扑到她怀里说:“妈妈,我知道你最近为什么哭了,因为你小时候考上了大学,张莹莹给你偷走了。”
两张准考证成了陪嫁
王娜娜参加过两次高考,都考上了,却都“错过”了。
她出生在河南沈丘县的农村,兄弟姐妹4个,她是老大,也是“读书最多”的一个,父母靠卖猪、卖地、卖菜供她上学。
2002年她第一次参加高考,直到当年9月也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她只得复读。没料一个月过后,她回老家拿复习资料,却收到一封录取通知书,但那时已经错过了开学时间。
2003年复读,她家里穷,一天只有一块钱伙食费,要掐着手指算计:早饭3角钱,午饭3至5角钱,晚餐3角钱。
那一年,王娜娜患上甲亢病,每天需要吃激素药,体重也从2002年暑假的90斤激增到130斤。每个月,她得去郑州抽血检查,“要花去三四百的费用”。
复读期间赶上“非典”,学校不让学生出门,王娜娜的爷爷奶奶带着她爱吃的馍站在校门口等了她一天,“我奶奶那个时候很以我而荣” ,她是他们村胡同里三个读到高中的人之一。
因为第二年高考“承受很大的压力”,王娜娜当时想,这次只要有学上,就一定走。后来,同学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她还是没等到。
家里条件差,她不想再复读了,跟着初中没毕业的远方表妹去了深圳一家工厂里打工,
在流水线上机械地重复一个动作时,她忍不住想,几个月前还每个晚上为考大学做题到半夜,憧憬着以后当英语老师,现在就这样熬到过年,回家定亲,后年就会结婚了……
“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她回忆起那两个月的“打工妹”生活时说,只想逃走。
可是逃到哪里去呢?她从流水线上下来,回到河南,成为父母卖菜摊上的一位帮手。一位经常来买菜的熟人发现了她:“这是不是你妈说的那个在家上学的女儿?怎么也在这卖菜?去考大学吧,上大学有出息,给你妈卖菜没前途的,还那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