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塑料紫菜系谣言 [法制先锋]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好玩网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7-02-24 16:37:47  评论(/)

摘要:紫菜是塑料做的的视频谣言仍持续发酵,今日,记者从几家受影响的本土紫菜加工企业了解到,厂家联合经销商和终端超市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已锁定两位谣言发布者,相关证据已收集齐全,一经立案绝不姑息。据保守估计,该事件对晋江、福建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业内担心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止血,其负面影响将持续扩大,甚至波及福建沿海数十万渔民的生计。

昨天,小编曝光了这个谣言存在幕后黑手给我几万块,不然继续拍!晋江紫菜风波背后露出黑手。

厂家报案后,警方调查并锁定了2名造谣者。紫菜是塑料做的的视频谣言仍持续发酵,今日,记者从几家受影响的本土紫菜加工企业了解到,厂家联合经销商和终端超市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已锁定两位谣言发布者,相关证据已收集齐全,一经立案绝不姑息。

据悉,谣言视频导致阿一波等品牌厂家在多家连锁超市产品全部下架,损失巨大,经销商恐慌不敢订货,造成紫菜产品滞销,已有多家经销商致电要求退货。据保守估计,该事件对晋江、福建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业内担心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止血,其负面影响将持续扩大,甚至波及福建沿海数十万渔民的生计。

实验有真相

昨日记者来到紫菜众多的阿一波对紫菜进行了非人的摧残以此证明紫菜的真身

没来得及露脸的姐来跟大家讲讲,几种识别紫菜和塑料的常见方法,还是不信?那咱下海捞吧!

律师说法

网络造谣需要负什么责任?记者日前咨询福建晋贤律师事务所黄应县律师。黄应县告诉记者,自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部新修订的法律增加不少新的规定,比如将在微信、微博发布假消息等9种常见行为列入刑事处罚范围。以往,这些违法行为可能被行政处罚,但往后,则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给自己留下极不光彩的案底。

黄应县提醒网友们,现在微信、微博、论坛上的信息量相当大,如果为了赚取关注度或点击量,网友们对信息不加甄别、不加思考盲目转发,同样可能触犯这一条规定。

网友声音

连日来,本报持续关注塑料紫菜事件进展,不少网友也在本报官方微信中留言。有网友指出要严惩幕后黑手。

目前已看过不少版本,其实仔细想想都知道是假的,但令人生气的是,有些人明知道是假的还要转发。塑料薄膜不会吸水膨胀,最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不懂还造谣、传谣,不要无知了,会笑掉大牙的。也有网友从规范食品市场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谣言止于智者。

消费者出现质疑也是因为国内食品市场多次出现造假引起的不安全感。个人认为,如果食品市场不规范起来,国家不加大力度整治造假者,还会有更多正规厂家受到这样的伤害。

昨日,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人员开展紫菜专项检查,针对受塑料紫菜谣言事件影响的紫菜公司开展现场抽样,样品将拿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并查看有关索票索证、入库验收记录等情况。通过现场检查,未发现企业掺杂使用塑料或是塑料制品。

昨日,执法检查人员检查了此次受波及的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福利来食品有限公司、三源食品有限公司和鲜之惠食品有限公司,这四家公司均属于紫菜加工分装企业。此次检查人员除了详细查看公司主体资格、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等,走进包装车间,查看现场环境卫生和包装流程外,还走进仓库随机拆袋,现场把脉紫菜质量。

我们这次将随机抽检4批次样品,拿回福建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主要针对重金属和塑化剂等危害人体安全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看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生产监管科科长颜金杯表示,在以往的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中,从未发现紫菜里有添加掺杂塑料的现象。

祖辈做紫菜头一回遭遇这样的离谱事

现在每天都要接听60多通电话,大部分都是外地打过来质疑紫菜的质量,有些多年合作的商超也扛不住舆论压力,要求先下架处理。这不仅给我们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也极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网上最近流传的塑料紫菜视频这样不负责任恶意诽谤造成的。三源食品公司有关负责人陈斌痛心地表示,公司主营紫菜产品20余年,平均每个月有100多吨紫菜销往全国各地,希望能尽快出检测结果,告知消费者真相。

随后陈斌还现场做起了手撕和火烧紫菜的小实验。正在装袋的紫菜由于经过充分烘干十分干脆,闻起来有海洋的味道,用手很容易撕扯开,撕的过程中不时掉下紫菜渣。紫菜还不容易点着,打火机点着冒出一点白烟后很快就熄灭了,散发出淡淡的海苔焦味。

当时视频一发到群里时,我们群里有很多紫菜专家觉得是无稽之谈,都当笑话看,没想到还是有那么多消费者相信了,很多家里祖辈做紫菜的专家说他们也是头一回遭遇到这样离谱的事。鲜之惠公司品管部经理黄碧月无奈地说道,紫菜和塑料其实很好辨别的,无论是通过手撕还是火烧抑或是泡水,两者都会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可能有的紫菜比较有韧*,咬不动,这和紫菜生长时期、品种有关系,也可能是4水菜或5水菜,比较老罢了,想不明白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当真了。

鲜之惠公司总经理李永钟分析表示,从经济价值考虑,紫菜本身价值不高,而且形状细长微薄,吃起来易辨别,用塑料造假成本高,识破的风险大,而回报并不高,造假意义不大。

据了解,晋江已取证紫菜加工分装企业65家。通过现场检查,未发现企业有掺杂使用塑料或是塑料制品,具体检测的数据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结果预计一周内出来,届时将在报上公布出来。颜金杯表示。

tags:紫菜   福建   谣言   损失   塑料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