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同事名义诈骗 被害人半年后才知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雅墨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7-02-28 15:57:59  评论(/)

诈骗手法多样,假冒亲友名义,民众被骗频率最高,嘉义市警方日前查获一起同样手法案件,有被害人遭骗50万元,半年后才知受骗,集团假冒的名义竟然是同公司同事。

嘉义市警方今天表示,刑事局统计去年诈骗案件发生情形,发现民众最常受诈骗手法,以假冒亲友名义最高,日前查获一起同样手法诈骗案,逮捕罗姓男子等16名嫌疑人,包括车手、负责收购帐户,以及贩卖帐户共犯。

警方指出,歹徒以乱枪打鸟方式随机打电话,要对方“猜猜我是谁?”,等被害人说出1个名字后,就顺势假冒其人,再向被害人借钱;诈骗关键在于歹徒表明换手机,当下要求被害人更换新的电话号码,使诈骗电话覆盖原来的号码,让被害人失去进一步确认机会。

警方表示,去年5月间,嘉义市1名知名营造商萧姓业者接到类似的电话,交游广阔的他,当下不疑有他,被诈骗新台币28万元,后来惊觉受骗,报警处理。

嘉义市警方透过监视器画面,不断比对影像,加以锁定,陆续逮捕车手及传唤贩卖帐户的共犯到案,根据人头帐户汇款数据,歹徒不到1个月时间,就诈骗24名被害人,金额近500万元。

警方说,被害人包括1名全国知名企业员工遭骗50万元,集团假借的名义竟然是同公司同事,2人因工作*质需轮班,即使是同事,上班不同时段,很少会碰面,一直到半年后,警方电话通知,被害人刚开始还以为警方才是诈骗集团成员。

警方表示,陆续通知被害人厘清案情,竟有8成以上不知被骗,且这次被骗最多120多万元的民众,也没有报案。

警方提醒民众,接到亲友传讯息借钱时,一定要当面或以电话确认身份,若接到亲友用陌生号码来电借钱,也要用旧有的联络方式再次确认,以免上当。

tags:被害人   假冒   诈骗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