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有问题 [社会]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Anyelse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7-03-15 17:38:59  评论(/)

■廖木兴/图

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数据统计显示,广州去年活产出生了20万25万个宝宝,而新生儿中神经*耳聋的发生率在万分之四至万分之五。专家表示,神经*耳聋与传导*耳聋不同,它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只能植入人工耳蜗。若小儿发现神经*耳聋,应在5岁前尽快植入人工耳蜗,越早越好,以防影响学说话。

重度胆红素血症和出生缺氧等可损新生儿听力

鹏鹏在出生后发生了黄疸,爸妈认为这很常见,也不是很重,于是没有重视。然而,鹏鹏的黄疸拖了快两个月,现在已经6个月大了,鹏鹏爸妈发现孩子对声音不敏感,有较大的声响孩子都没反应,于是带到医院看。做了听力测试后,医生发现鹏鹏已是中度听力下降,结合孩子病史,认为黄疸是鹏鹏听力下降的很重要的因素。

“重度胆红素血症大部分会导致听力障碍,不但严重的黄疸要及时处理,较轻但延续时间较长的黄疸也要重视治疗,包括照蓝光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小儿学组副组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罗仁忠主任医师对新快报记者指出,长期的黄疸累积毒*影响听觉神经,发生神经*耳聋后没法药物治疗,只能手术植入人工耳蜗。

除了重度黄疸,出生时严重缺氧、早产、低体重、母亲怀孕时受到感染等也是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有这些高危因素者的小儿应该每半年做一次听力筛查,直到3岁。

学龄儿童注意上呼吸道感染、迟发*耳聋

琳琳3岁了,但还不会说话。曾经有人怀疑孩子听力有问题,然而琳琳妈妈总认为出生时做过听力筛查没事,便没有多想。家里老人更是认为这是“贵人语迟”的表现,是好事。结果,一等再等,琳琳还是不会说话,直到快6岁了爸妈才熬不住带孩子就医,这才发现琳琳听力极低,虽然能治疗,但孩子的语言发育“黄金期”已过,恢复听力后语言能力的恢复很棘手。

罗仁忠表示,琳琳就是迟发*耳聋的典型表现,出生时听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随着长大,听力下降,慢慢都听不到了。罗仁忠表示,这通常和孩子大前庭导水管有问题、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有关。千万不要相信“贵人语迟”的老说法,发现孩子该说话时还不会说话,就该到医院检查。15岁间小儿语言发育快,听力问题可导致孩子日后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

此外,学龄儿童还常见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可引发分泌*中耳炎,进而可能发展为传导*耳聋,若能早发现,疗效较好。“孩子若对声音没反应,不会脸转循声,大了不会模仿达人说话等,就要提防是否听力有问题。”

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有两个时间点,初筛时间为新生儿出生35天内,初筛非常重要,若无高危因素、初筛没问题的可定期随访,有高危因素、初筛没问题的要每半年复查一次,初筛有问题的应在生后42天左右进行复筛,若复筛仍不能通过,则要在出生3个月后进行第三次检查,这可诊断患儿的轻重程度。

“初筛没通过不等于耳聋,有的孩子听力初筛没通过,家长着急得不行,急着回医院复查,实际上不用这样,绝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初筛不正常也有可能是暂时的发育问题,如发育未完善导致的呛奶、感冒,进而使耳道阻塞,影响筛查时的声音传导。”

■新快报记者梁瑜通讯员易灵敏周密

tags:耳朵   说话   孩子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