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是夏令的主气。
与其它邪气不同的是,暑邪有明显的季节*,只见于夏季。
暑天的气候特征是炎热、潮湿,所以中医将暑邪致病的特点归纳为炎热、耗气伤阴、多夹湿邪三点,因感受暑邪为病者,称为“中暑”。
●炎热●
暑邪实为夏季的一种火热之邪,*质属阳,所以致病表现为一派火热之象。
如在烈日下暴晒后出现发热,面部红赤,出大汗,烦渴,严重时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等。另外,暑热最易引起皮肤生痱子、疖肿。
所以夏天要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经常喝金银花露或有清解暑热作用的各种汤、茶饮等,即可解暑,又能治疗小儿痱子、热疖,如:
绿豆汤
用绿豆50克左右,煮作汤饮。对于绿豆汤的煎煮法明代一位医家有特殊的看法,说:“解暑,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碧食之,如多滚则*浊,不堪食矣。”认为用绿豆汤清解暑热时不宜久煮(煮开后约5分钟左右离火),要饮青翠碧绿*的汤液才有清热解暑之功。
每天学一点:人为什么会死真实原因分析
冬瓜绿豆汤
用冬瓜200克,绿豆50克,西瓜皮100克,水煎,代茶饮。能清解暑热,又能利尿。
绿豆糯米薄荷羹
绿豆、糯米适量,蒸熟待用,食时取绿豆、糯米各一匙,薄荷油少许,白糖适量,冲入200毫升左右的凉开水,随意食之。有清解暑热,提神醒脑,预防中暑等作用。
金银花茶
用金银花10~15克,煎汤代茶饮。能清解热毒,预防生痱子、疖子。
●耗气伤阴●
暑为阳邪,炎热升散的特*最为明显。所以暑天人们常大量出汗。汗为津液所化,如果出汗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液体,必然导致津液的亏损;另外,出汗的同时会带走体内大量的热量,这种热量从中医角度看是“气”,也就是说,大量出汗会耗气,中医称为“气随汗泄”,表现为周身乏力,心悸,动则气喘;严重时甚至出现“气脱”(突然昏到、面*苍白、不省人事)的危象。
另外,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汗液中含有大量钾、钠、钙、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电解质,缺钾就可以造成全身软瘫无力的症状。
所以夏天过量出汗会使人感觉疲乏无力,中医认为属气虚,可以用西洋参胶囊(含片、冲剂、袋泡剂均可),每次1~2粒,也可用切片的西洋参5~9片经常含服,或10克西洋参开水泡饮,症状消失即停服。也可以服中成药“生脉饮”、玉屏风口服液、补中益气丸等,或单味黄芪30克,水煎服。
每天学一点:人为什么会死真实原因分析
鲜荷叶1角,鲜金银花10克,扁豆花6克,西瓜翠衣(即西瓜最外层的绿皮)100克,水煎服;或用荷叶1角,水煎取汁,用此汁煮粥食。治夏令感受暑湿,头昏头胀,头目不清。
荷连汤
荷叶10克,扁豆10克,黄连5克,木香5克,水煎服。治暑湿泄泻,或湿热痢疾。
另外,夏季由于出汗较多,若饮水不足时,容易患膀胱炎、尿路结石症(夏季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出现小便急迫,排尿频繁,量少,灼热黄赤,滴沥难下,小腹部坠胀痛等。
中医认为由感受暑湿所致,可以用一首经典名方“六一散”(中药房有售。方由滑石六份,甘草一份组成)60克,冲开水600毫升,澄清,分3次冷服,每日1剂,连服3~4天。此方也可用于治疗小便短少的暑湿泄泻。
愿上述知识和方法,能帮助大家平安愉快地渡过炎热的夏天。
每天学一点:人为什么会死真实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