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类影视剧如何走向大众 [推荐]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新知网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7-06-01 18:45:30  评论(/)

近年,随着盗墓小说的兴盛,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也逐渐火了起来,如时下热播的《盗墓笔记》《九层妖塔》《寻龙诀》等。实际上,同样题材的影视剧早就有了,如1989年《夜盗珍妃墓》、2007年《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墓道》《关中义事》、2009年《盗墓之王》等等。以上影视剧,有的也有以家国情怀为铺垫,宣扬国宝不能流失的情节。类似《盗墓笔记》这类影视剧,虽然打着保护文物的口号,但是剧中的每一步都在向大众传达盗墓的惊险与刺激、惊悚与神秘,有人误认为这就是考古,甚至将其戏谑为《考古笔记》。

诚然,无论是考古学者,还是盗墓贼,在整个大众视野中都是极少部分。对于广大不了解考古学家辛勤发掘和整理的人来说,很难理解考古人挚爱探方孤寂一生的情怀;对于没有见过盗墓贼为盗取文物牟利而肆意破坏古代墓葬的人来说,很难怀有盗墓贼自私自利无顾人伦的愤懑。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是,凡是涉及到盗墓题材的影视剧的播出,几乎都会让考古学者招致误解和非议,而涉及到考古题材的科普节目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力量显得有些薄弱。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拍摄考古类影视剧,让考古在信息时代能够占据宣传舆论的有利阵地便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考古类影视剧难以走向大众的原因

通过对时下影视剧的分析可以发现,一部影视剧如果拍得好,甚至可以炒热一个行业,如1992年《壹号皇庭系列》,2006年《法证先锋系列》《东京审判》等影视剧让法律行业的社会关注度大幅增加,2015年《何以笙箫默》的开播更是让律师的魅力和颜值走向顶峰。在公众的法律知识和普法意识还有待加强的今天,这个行业却取得了如此之高的正*评价。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的火热,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其一,法律类影视剧以其对抗*、观赏*取胜,盗墓类影视剧凭借惊悚刺激、窥宝探秘博人眼球,而考古工作因为行业属*,工作周期长(田野发掘只是考古工作的一部分,然而不了解考古的公众却以为这就是考古的全部),只能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在快餐式的影视剧中显然是难以被取材的。以盗墓类影视剧来讲,影片的极大篇幅都是在古墓中进行,加上昏暗的灯光、局促的空间和惊悚的音乐,很容易营造出一种压迫感。同时,盗墓一定是快、准、狠,即挖洞要快、找宝要准、毁坏要狠,这就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场景变换和视觉冲击,引导观众的注意一直跟随剧情的发展。盗墓活动属于短暂*、瞬时*的,渲染力强,考古发掘则属于长久*、延时*的,渲染力弱,所以导致盗墓题材影视剧受到极大追捧。

其二,明星效应对于影视剧的推动是巨大的,以《盗墓笔记》为例,唐嫣作为明显的盗墓反派人物,却因为巨大的个人影响力,导致部分观众分不清剧中角*和剧外本人,不能正确评价剧中人物形象。李易峰在剧中扮演了文物保护的角*,虽然参与盗墓,却是为了保护文物不被流失国外,这也是网络上讽刺《盗墓笔记》为《护墓笔记》的原因。毫不客气地说,在盗墓类影视剧中穿插保护文物的理念无异于变相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因为直观来讲,同样是进入一座古墓,无论取出来的文物用于私藏或贩卖,还是用来上交国家,因其没有科学的发掘方式以及对古墓中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措施,最终的结果都是破坏了文化遗存,无论再珍贵的文物,如此这般离开最初的埋藏地,它的价值都会遭到无限下降。

其三,无论考古也好,盗墓也罢,对于公众而言,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墓中出土的文物,而是出土文物能否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吐槽欲。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集猎奇、王侯八卦、悬念于一身,无疑就成了他们的对象。反观互联网社会中似乎有那么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传播正能量的行动往往被看作假大空的作秀,甚至有时候到了“谈善而*变”的地步,这显然是不正常并需要想办法改变的。

考古在影视剧选题上的优势

无论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在现实中多么火爆,一个不争的事实便是由于其取材的负面*,不会成为社会宣传的正面和主流。反观考古类影视剧,则会给“考古盲”补上重要的一课,而且考古类影视剧还有着重要的自身优势。

首先,考古类影视剧在塑造人物成长历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身古铜*、风餐露宿的田野工作者,到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学术发言人,考古人诠释了当前社会“全能型人才”的境界。校园学习时他们研究经典、洗尽铅华;田野发掘时他们管理工地、入乡随俗;学术研究时他们发挥才智、复原古代;发布成果时他们目光深邃、言辞沉稳。总之,一个合格考古学者的养成,较好地展现了他们有学养、善实践、接地气、有视野的过程。这样的影视剧拍摄出来,未必会比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营造的效果差。当然,任何影视剧情的跌宕起伏都是难免的,考古类影视剧可以在拍摄中加入一些不安定因素,以增加其神秘*和观赏*。

其次,考古类影视剧能够有效避免公众对考古发掘的误解。以往的考古工作往往是凭借“挖”的动态*来博得关注,而资料整理研究则因周期长而难以报道,这于考古学者无妨,但对于非考古行业的人们来说却极易造成考古只是挖的假象,而对他们真正的战场——整理室却知之甚少。虽然近些年开播了很多考古科普栏目如央视《考古进行时》等,但是纯纪录片*质的节目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除非是抱着挚爱考古之心,否则观看几次就容易放弃。放眼整个社会各方面的人群,“追剧”一词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追剧”的本质就是故事情节的吸引,中国人爱听故事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考古工作的宣传确实应该融入故事情节,这种情节不一定是写实的,因为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只要是与考古学的基本理念无悖,能够完整展示考古工作的流程即可接受。由于考古类影视剧能够弥补考古科普节目受众*不强的短板和田野发掘展示*不全的现状,因而对于考古学科的宣传十分重要。

最后,考古类影视剧的专业*和科普*较强,这是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难以做到的。考古这一小众学科如何走向大众、为人所知,在21世纪的信息爆炸时代至关重要,同样,面临经济发展的热潮,全国各地的基本建设络绎不绝,地下的文化遗存存在较大危险,当考古遇上基建,注定是一场你追我赶的“邂逅”。因此,我们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去了解考古、支持考古,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的行外猎奇。那么,考古类影视剧的播出,一定程度上能够向公众、媒体以及建筑工地的开发商传播保护文物和文化遗迹的观念,当考古类影视剧融入专业*、科普*和故事*之后,将会爆发巨大能量,这比考古科普栏目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考古类影视剧——公众考古传播的一匹黑马

盗墓题材的影视剧中充斥的绝大部分都是盗窃文物、破坏文化遗迹的行为,以及“一夜暴富”等不正确价值观的渲染,所有这些,显然会给公众考古的宣传带来反作用,考古类影视作品是不能走这条道路的。其正确内容应当是合理引导公众从关注前期田野发掘到中期的室内整理乃至后期的成果发表和社会共享。一部真正的考古影视作品,需要在整部剧集中不断营造悬念,引导观众看到从发掘、整理、综合研究到社会普及的完整画卷,而片面靠出土文物来获取关注根本不能完整传递考古学科的真正理念和内涵。

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虽然收视率高,但难以在普及国家文物保护政策和公众考古发展的道路上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应该支持考古类影视剧并为其发展增添动力。从考古科普节目、考古宣传片到考古类影视剧,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应该是与公众考古传播的效果呈正比的。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考古类影视剧的大众化之路要想走得顺利,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一是与涉及盗墓内容的影视剧划清界限;二是在拍摄考古类影视剧时,有选择*地利用明星效应;三是增加考古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四是同热心考古行业的媒体记者紧密合作,寻找考古发掘报道的圈外发言人。考古类影视剧可能是公众考古传播的一匹黑马,可以扭转公众对考古事业不够热心的氛围,培养公众考古宣传的稳定人群,还可以为公众勾勒出考古工作的完整“轮廓”。总之,考古类影视剧走向大众,并非无源之水,反而前途光明,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文物报

tags:大众   影视剧   走向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