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代艺术吗?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观察 [推荐]

法律法规网 作者:dations
来源 来源: 新知网  法律法规网 时间: 2017-06-08 10:25:04  评论(/)

5月11日,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馆

如期开幕。

中国馆

不息

的主题来呼应本届双年展的总主题

艺术万岁

。据策展人邱志杰介绍,之所以采用

不息

的主题,是因为

中国人是不相信

不朽的

,只相信

不息的

’”

我要带去的不是

中国当代艺术

,而是

当代中国艺术

不息

是关于

永生

的一种中国方案,是一种自信和坚定的价值观,它会散发出能量,会产生出感染力和穿透力

。邱志杰选择了

4位艺术家参加展览:当代艺术家邬建安、汤南南,民间工艺美术师汪天稳、姚惠芬。其中,汪天稳从事皮影雕刻艺术50多年,姚惠芬则是一位苏绣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参展艺术家以独立创作或合作的形式,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涵盖影像艺术、皮影、剪纸、刺绣等形式。

57届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馆

现场

展馆的进口,以

4块大屏幕组成的影像艺术向观众展示这样的画面:海浪的此起彼伏,湍急的溪流中不停扶摇而上的花蛇,首尾衔接的小船的缓慢前移,以及鸟儿在水中扑腾翅膀,飞机在水中缓慢下落,等等。汤南南的《铸浪为山》《居凰》《小船》《扶摇》等带有象征*的影像艺术首先拉开了“

不息

的序幕。除了影像艺术,汤南南在这届双年展中还创作了大型的水墨画《海中有海》《遗忘之海》,在墨*混沌的画面上,只能依稀辨别出海山一*的意象。在作品标签上,作者如此写道:

记忆中的洋面是神秘黑暗的,汹涌的海水中潜藏着无数的怪兽。那是一片无主的混沌,没有陆地和海洋的分界,海水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

汤南南说:

“‘

不息

这个概念让我觉得自己在很多年以前,慢慢进入了历史的一个链条。找到大海这个题材因而也是一个历史任务,因为回顾了南宋的画水和大海的

画家

,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任务,起码我是一个比较早去探索这个领域的人。

然而,这与

不息

主题又有何关系,其实是令人疑惑的。对东方远古的回忆,对神话故事的阐释和延伸,确可纳入

历史

的主题,以水的形态作为创作的载体,表现艺术历史的流动和变化,似乎更为可信,而冠以

不息

的帽子,则给人莫名其妙之感。

汤南南,铸浪为山,影像艺术,

2015年

呈现方式,是本届

双年展

中国馆策展人所反复斟酌的课题。

4位参展艺术家采用相互合作的方式,共同创作的作品占据很大比例,同时,策展人邱志杰与艺术家、威尼斯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还合作进行了现场表演。汤南南除了上述独立创作的作品外,还和姚惠芬合作了苏绣作品《遗忘之海202》《移山》,跟邬建安合作了剪纸拼贴《波纹》,也参与了牛皮雕刻《逍遥游》系列的创作。将当代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手法,与工艺美术大师的技巧紧密结合,应可打造出撼动人心的作品。但是,当记者从汤南南的影像艺术转过去,进入展厅中央时,却并没有获得这样的感受。“

不息

主题的核心作品《不息

移山填海》分布在左右两侧,作品结合了多媒体和皮影戏表演,特别是皮影戏表演,为达到效果,策展人特意从国内邀请了

4位皮影戏表演者,按时间进行演出。站立旁边,恍若回到西北高原。如果说,《不息—

移山填海》还有影像技术成分带有当代艺术*的话,那么,竖立于展厅后端的一件尺寸巨大的皮影作品,则在形式上完全是传统民间工艺作品。这件作品由邬建安独立完成,高

540cm,宽391cm,名为《九重天》。作品介绍中说:“

《九重天》暗含了一个层层相套的轴对称的曼陀罗结构。

在这里被描述成一层层逐次摊开的动物的皮,

也因此呈现为人形,这和汉字构造

这个字的方式完全吻合。

……邬建安的天空不是一个令人心怀敬畏而难以测绘的存在,邬建安把它描述成一种生命意志和权力意志的进化过程。从外到里或者说从下到上,分别出现娃娃鱼、青蛙、人面鸟,隐隐约约都与人形同构。这九重天是逐层吞噬的食物链,整个繁复的九重天成了饕餮之天。这样的天空投射着人类的欲望,也就成为刑天所要反抗的天,而这样的天就在人类的体内。”

说实话,如果不仔细看这段冗长的说明文字,单看作品,很难体味到这样的意义。别说不谙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即便是普通中国人也难以理解。退一步说,就是表达人类饕餮之欲、九重之天的宏大主题,一件单纯的牛皮雕刻作品如何容纳得了,也是值得商榷的。

站长推荐 / Recommend

最近更新 / Latest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