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网综合消息 我们在外面上厕所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去公厕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尴尬。很多公厕都是女保洁员,男生如厕时候的尴尬要怎么避免?
赶去公厕“方便”,不料一位女保洁员正在里面打扫,这样的尴尬正频繁地发生在都市男*身上。事实上,女保洁员在从业过程中,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我正上厕所,突然一位阿姨径直走进来,到我旁边打扫卫生,吓得我提着裤子就跑出来了。”
一名武汉网友在网上吐槽,“男厕所为啥要请女保洁员?”记者在高峰期来到武汉地铁2号线广埠屯站,男厕外几位男大学生正焦急地张望,一位年逾四旬的女保洁员正在里面工作,“实在憋不住了,进退两难”。
记者在高峰期来到武汉地铁2号线广埠屯站,男厕外几位男大学生正焦急地张望,一位年逾四旬的女保洁员正在里面工作,“实在憋不住了,进退两难”。在武汉地铁多条线路的10余座站点,记者发现站内的男女厕所各只有一名保洁员,且都是女*,类似情况还出现在该市各大商圈,在光谷、中南、武广等商圈,从事公厕清洁的多为女*。
相较于男*如厕者的尴尬,女保洁员的尴尬更为难言,在地铁6号线汉正街站,保洁员杨女士在男厕门口徘徊,直到确定没人才进去,然而,地铁站人流量大,她清洁时恰好两名男乘客如厕,只好低头装没看见。6号线江汉路站保洁班早班班长皮女士更有体会,一次她正在擦男厕洗手盆,一名中年男子进来如厕,喝令她出去,并喊来了当班主管投诉。
为何会出现既让如厕人尴尬又让保洁员难堪的情况?“保洁工作的现实状况导致从业人员女多男少。”一家承包了武汉地铁部分站点及部分商场保洁工作的物业公司负责人说,企业招聘保洁人员首先考虑的是成本,甲方提供的经费有限,如果经费只够一座厕所配一名保洁员,会优先选择女*。“男保洁员进女厕更易引起纠纷。”
同时,男保洁员不好招也是原因之一,据武汉市城管部门统计,该市公共场所的保洁人员中,女*占比超过7成,而物业公司招聘时,应聘者中男*常常不到一成。一位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男*觉得保洁工作工资低,还有就是“抹不开面子”。
那么,保洁员为何不能对异*如厕者“多回避一会儿”?这是因为,保洁人员的考核取决于检查,人流量大时刚打扫好的公厕很快就脏了,被检查发现就会扣钱,对于月收入一两千元的保洁员而言,以百元计的扣款很难承受,人流量越大,反而越要勤打扫。
对此,武汉大学社会学家周运清教授表示,男厕女保洁的双重尴尬的背后,涉及劳动尊重、隐私保护、道德规范等多方面,一方面呼吁公众和保洁人员换位思考,多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也需要尽快出台保洁行业的规范化操作标准。
公厕清洁有标准 保洁员现场示范
民日常中经常接触到公厕,怎样的公厕才符合保洁标准?昨日上午,南宁市环卫处召集各城区开发区环卫站相关负责人及一线环卫工人代表,召开环卫公厕、垃圾中转站管理工作示范现场会,就保洁标准和要求作业现场示范,要求全市的环卫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学习借鉴银兴公厕、中转站的做法。
环卫公厕的保洁标准是什么?在位于西关路10号的银兴公厕,3名保洁员现场演练作业示范。约30分钟后,公厕内各种设施设备,包括天花板、地面、瓷砖、墙面等都得到全面清洗,并用消毒水对相关设施消毒处理,现场没有明显异味。
兴宁区市政环卫管理站副站长兰小宁称,朝阳片区每天每座公厕如厕人数达1200人次,步行街周边、菜市等节假日双休日高峰时段如厕人数每小时28人次,每月平均清运粪便88吨,为了保证公厕干净、整洁,采取3人3班制的方式,从早上六点半到晚上11点半,对公厕进行保洁。
在垃圾转运方面,银兴垃圾中转站主要收集朝阳商业片区和市中心周边居民生活垃圾,平均每天的垃圾处理量高达114吨。为了避免压缩后的垃圾在转运至垃圾场时出现污染城市道路的情况发生,兴宁区环卫站引进了中联垂直压缩机,密封式操作减少二次污染,避免出现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
另据记者从南宁市环卫处了解到,目前南宁市区一共有环卫公厕约208座,有实体的垃圾中转站47座,另有6座临时中转站,大多数公厕和垃圾中转站通过外包,向社会购买服务进行保洁。各城区开发区环卫站将把银兴公厕、银兴中转站的经验做法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