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养血,益肝,补肾
《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麦门冬诸药之上。”
别名:首乌、地精。
*味:*温,味苦、甘、涩。
饮食养生剂量:5~10克。
适用体质:血虚体质。
李时珍曾说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对血虚者头晕目眩、面*萎黄、腰膝酸软等,食之最宜。
服用禁忌:
何首乌有生品、制品之分,用途不同。生品用来润肠通便、解毒,制品则具有补肝益肾、养血添精的作用,达到乌黑头发、养颜美容效果。
何首乌忌与萝卜、猪肉、猪血、羊血、无鳞鱼同食。
何首乌中含有鞣质类物质,遇铁易产生变化,煎药忌用铁器。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
《本草纲目》记载“《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
别名:红枣、干枣、枣子。
*味:*温,味甘。
饮食养生剂量:10~20克(干)。
每天学一点:端午节叫女儿节名字由来
适用体质:气虚体质。
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大枣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等功效。
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血虚失眠多梦等症。
服用禁忌:
大枣味甘,*温,食用过多会助湿生痰蕴热,有湿热痰热者不宜食用。
体质燥热的女*,也不适合在经期吃大枣。
食枣一次最好别超过20颗,过多食用大枣会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有损消化功能,引发便秘。
脾胃虚寒、牙病、便秘者不宜食用。
腐烂的大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烂枣会中毒,重者可危及生命。
大枣糖分丰富,尤其是制成零食的大枣不适合糖尿病患者进补,以免血糖升高。
地黄——滋阴养血,补精益髓
《本草纲目》记载,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利小便,调大肠。”
别名:怀庆地黄。
*味:熟地黄*微温,味甘;生地黄*寒,味甘。
每天学一点:端午节叫女儿节名字由来
别名:驴皮胶、傅致胶、盆覆胶。
*味:*平,味甘。
饮食养生剂量:3~5克。
适用体质:血虚体质,尤其适合贫血、出血、肺肾阴虚燥热者。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阿胶有补血、活血、补虚、润肺、治咳嗽之功效,为补血佳品。常与熟地、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药同用。《本草纲目》称阿胶为“圣药”。
服用禁忌:
阿胶服用量不宜大,每天3~5克即可,吃多了消化不良,阴虚的人吃多了容易燥热。
脾胃虚弱者应慎用阿胶,以免有碍脾胃消化功能。
感冒、咳嗽、腹泻者忌食阿胶。
阿胶忌与萝卜、浓茶同服。
在南方地区,湿热天气较多,没有适应症的话,不适合吃阿胶进补。
每天学一点:端午节叫女儿节名字由来